送洗然弟进士举
(2024-03-25 09:00:18)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献策金门去,承欢彩服违。
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
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参考译文
1、你准备进京去金马门参加应试,献上对策,远离家乡、不能身着五彩服承受父母之欢颜、膝前尽孝。
2、我们虽是兄弟却相聚稀少。因我年龄比你稍长几日,所以对你念叨、叮嘱几句。
3、黄昏落定、晚上睡觉前须注意温暖被席,严寒时多制备冬衣。
4、如果科举中蟾宫折桂、已被选拔,要早点追逐南飞的大雁回归家乡。
注释
题目:一作《寄弟声》、《寄弟馨》、《寄弟》。洗然:孟浩然之弟。详《洗然弟竹亭》注。进士第:即应进试举、科举考试。
1、献策金门:汉代宫中金马门,省称金门,后世多借指宫门。当时应诏来者都待诏公车,惟才能优异者特命待诏金马门。唐代进士举要考试对策,与应诏相类,故用以喻进士举。
承欢句:古代传说中有老莱子者,年七十,着五彩衣,跌仆卧地,为小儿啼,以悦父母。违:离开。《说文》:“违,离也。”以其赴举,故离开父母。
2、一日长(zhng):即年龄稍长几日。念尔:对你念叨、叮嘱。聚星稀:兄弟相聚稀少。
3、昏定句:旧时子女侍奉父母,晚上要为父母安设床被,称为昏定。冬日天寒,故为之温席。此指孟浩然叮嘱洗然要注意天气变化和衣被冷暖。授衣:古时九月制备寒衣。《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详《题长安主人壁》注。
4、桂枝:《晋书·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枝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故后世称登科为折桂。已擢(zhuó):一作“可擢”。擢,选拔,《方言》:“自关而东,或曰拔,或曰擢。”引申为考中之意。
简析
本诗写作年月未详,应为青年时期。
首联说孟洗然将远离双亲,进京赴进士举。颔联说明孟浩然比洗然弟年长几日,据此洗然应排行老七。颈联叮嘱洗然出门在外,要注意天气变化和衣被温暖。末联祝愿弟弟科举高中,早日返乡承欢父母。
全诗表达了对弟弟的细心关照和良好祝愿,不事修饰,真切感人,也反映了孟氏兄友弟恭的家风和儒风。
献策金门去,承欢彩服违。
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
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参考译文
1、你准备进京去金马门参加应试,献上对策,远离家乡、不能身着五彩服承受父母之欢颜、膝前尽孝。
2、我们虽是兄弟却相聚稀少。因我年龄比你稍长几日,所以对你念叨、叮嘱几句。
3、黄昏落定、晚上睡觉前须注意温暖被席,严寒时多制备冬衣。
4、如果科举中蟾宫折桂、已被选拔,要早点追逐南飞的大雁回归家乡。
注释
题目:一作《寄弟声》、《寄弟馨》、《寄弟》。洗然:孟浩然之弟。详《洗然弟竹亭》注。进士第:即应进试举、科举考试。
1、献策金门:汉代宫中金马门,省称金门,后世多借指宫门。当时应诏来者都待诏公车,惟才能优异者特命待诏金马门。唐代进士举要考试对策,与应诏相类,故用以喻进士举。
承欢句:古代传说中有老莱子者,年七十,着五彩衣,跌仆卧地,为小儿啼,以悦父母。违:离开。《说文》:“违,离也。”以其赴举,故离开父母。
2、一日长(zhng):即年龄稍长几日。念尔:对你念叨、叮嘱。聚星稀:兄弟相聚稀少。
3、昏定句:旧时子女侍奉父母,晚上要为父母安设床被,称为昏定。冬日天寒,故为之温席。此指孟浩然叮嘱洗然要注意天气变化和衣被冷暖。授衣:古时九月制备寒衣。《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详《题长安主人壁》注。
4、桂枝:《晋书·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枝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故后世称登科为折桂。已擢(zhuó):一作“可擢”。擢,选拔,《方言》:“自关而东,或曰拔,或曰擢。”引申为考中之意。
简析
本诗写作年月未详,应为青年时期。
首联说孟洗然将远离双亲,进京赴进士举。颔联说明孟浩然比洗然弟年长几日,据此洗然应排行老七。颈联叮嘱洗然出门在外,要注意天气变化和衣被温暖。末联祝愿弟弟科举高中,早日返乡承欢父母。
全诗表达了对弟弟的细心关照和良好祝愿,不事修饰,真切感人,也反映了孟氏兄友弟恭的家风和儒风。
前一篇:洗然弟竹亭
后一篇: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