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然弟竹亭
(2024-03-25 08:59:06)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参考译文
1、我与二三个朋友,平生结为知己交情很深。
2、我们俱怀有鸿鹄一样远大的志向,都有鹡鸰一般共同守护相互关切之心。
3、兄弟们的超逸之气凭借毫笔翰墨表现出来,象竹林七贤那样有着清高的风度。
4、旷达清逸是酒中的乐趣,有时也偶然弹弹琴弦用音乐消遣。
注释
洗然:浩然之弟。据王维《送孟六归襄阳》、刘眘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可知孟浩然排行六。浩然诗《送洗然弟进士举》“以吾一日长”,可知孟洗然排行七。孟集另有《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孟浩然还有从弟孟邕。
1、二三子:你们几个人。《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鸿鹄(hú):鸟名,即天鹅。《孟子·告子上》:“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因鸿鹄飞得很高,故常用以比喻志向远大。共有:一作“昔有”。鹡鸰(jí líng):《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言脊令失所,飞鸣相求同类。后世因用鹡鸰(脊令)以喻兄弟。鹡鸰心:言兄弟之间感情融洽,互相爱护,互相支援。
3、逸气:清逸之气。假:凭借。毫翰:毫,本义为尖锐之毛,因用以为笔之代称。翰亦笔。毫翰连用,常用以代文辞。竹林:既指洗然弟竹亭,也借指竹林七贤。三国时魏末人阮籍、山涛、稽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常于竹林饮酒弹琴,姿意游乐,时人号为竹林七贤。
4、达是:一作“远是”。酒中趣:酒中乐趣。
简析
本诗约作神龙二年(706),浩然18岁时。
诗中表达了浩然和几个兄弟感情深厚,都有鸿鹄之志,也能象鹡鸰一样互相关切、互相支援。再写竹林聚会,赋诗、饮酒、弹琴,表现了清逸旷达的气度和清风高洁的品格。
气氛和谐亲切,恬淡安然,为我们研究孟浩然的诗风以及他和兄弟们的结交、志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参考译文
1、我与二三个朋友,平生结为知己交情很深。
2、我们俱怀有鸿鹄一样远大的志向,都有鹡鸰一般共同守护相互关切之心。
3、兄弟们的超逸之气凭借毫笔翰墨表现出来,象竹林七贤那样有着清高的风度。
4、旷达清逸是酒中的乐趣,有时也偶然弹弹琴弦用音乐消遣。
注释
洗然:浩然之弟。据王维《送孟六归襄阳》、刘眘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可知孟浩然排行六。浩然诗《送洗然弟进士举》“以吾一日长”,可知孟洗然排行七。孟集另有《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孟浩然还有从弟孟邕。
1、二三子:你们几个人。《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鸿鹄(hú):鸟名,即天鹅。《孟子·告子上》:“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因鸿鹄飞得很高,故常用以比喻志向远大。共有:一作“昔有”。鹡鸰(jí líng):《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言脊令失所,飞鸣相求同类。后世因用鹡鸰(脊令)以喻兄弟。鹡鸰心:言兄弟之间感情融洽,互相爱护,互相支援。
3、逸气:清逸之气。假:凭借。毫翰:毫,本义为尖锐之毛,因用以为笔之代称。翰亦笔。毫翰连用,常用以代文辞。竹林:既指洗然弟竹亭,也借指竹林七贤。三国时魏末人阮籍、山涛、稽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常于竹林饮酒弹琴,姿意游乐,时人号为竹林七贤。
4、达是:一作“远是”。酒中趣:酒中乐趣。
简析
本诗约作神龙二年(706),浩然18岁时。
诗中表达了浩然和几个兄弟感情深厚,都有鸿鹄之志,也能象鹡鸰一样互相关切、互相支援。再写竹林聚会,赋诗、饮酒、弹琴,表现了清逸旷达的气度和清风高洁的品格。
气氛和谐亲切,恬淡安然,为我们研究孟浩然的诗风以及他和兄弟们的结交、志向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