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
(2024-01-19 11:08:19)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参考译文
1、佳人美女能以黛画眉,化妆罢才走出门帘。
2、池边以水为镜照看自己的面容,但是一个人徒劳自爱,折下花朵将赠送给谁呢?
3、春天里情思艳逸飘忽,春情也加倍相思。
4、心里思念的愁绪极似杨柳一般,一且种下就会丝乱如麻难以理清。
注释
题目:一作《春怨》。
1、佳人:一作“闺人”。画眉:以黛描眉,为古代妇女梳妆的重要风习。画,一作“昼”,误。帘帷:门帘。帷,旧时门上挂布幔,以遮蔽。一作“帏”,意通。
2、遗(wèi):赠予,送给。
3、艳逸:一作“逸艳”,情思飘忽。
4、极:极似,极点。种:一作“动”。
简析
本诗盖作于青年时期,表现了闺中人的春愁。
首颔二首写万物复苏的春日,闺中佳人“能画眉”、“出帘帷”,“女为悦己者容”,但良景虚设,“空自爱”、“将遗谁”,妆容无人悦、春花无人送。颈尾联写佳人的“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但是一颗愁心却“极杨柳”,一旦种下就“乱如丝”。
春光明媚艳逸,相思之情愈强烈,思妇的愁绪愈发乱如杨柳丝。通过对比描写,伤春、惜春的心绪表现得更为突出浓郁,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笔者揣测,这首诗应该也是孟浩然以春妇自比,表达自己闭门苦学、空有才华和抱负,却“空自爱”无人赏识、“将遗谁”怀才不遇,因而“倍相思”、“乱如丝”的矛盾心理和愁绪。
刘辰翁曰:矜丽婉约。
贺裳《载酒园诗话·艳诗》:孟襄阳素心士也。其《庭橘》诗“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何婉昵!至若“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其有生香真色之妙,觉老杜“香雾云鬟”、“清辉玉臂”,未免太宫样妆矣。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参考译文
1、佳人美女能以黛画眉,化妆罢才走出门帘。
2、池边以水为镜照看自己的面容,但是一个人徒劳自爱,折下花朵将赠送给谁呢?
3、春天里情思艳逸飘忽,春情也加倍相思。
4、心里思念的愁绪极似杨柳一般,一且种下就会丝乱如麻难以理清。
注释
题目:一作《春怨》。
1、佳人:一作“闺人”。画眉:以黛描眉,为古代妇女梳妆的重要风习。画,一作“昼”,误。帘帷:门帘。帷,旧时门上挂布幔,以遮蔽。一作“帏”,意通。
2、遗(wèi):赠予,送给。
3、艳逸:一作“逸艳”,情思飘忽。
4、极:极似,极点。种:一作“动”。
简析
本诗盖作于青年时期,表现了闺中人的春愁。
首颔二首写万物复苏的春日,闺中佳人“能画眉”、“出帘帷”,“女为悦己者容”,但良景虚设,“空自爱”、“将遗谁”,妆容无人悦、春花无人送。颈尾联写佳人的“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但是一颗愁心却“极杨柳”,一旦种下就“乱如丝”。
春光明媚艳逸,相思之情愈强烈,思妇的愁绪愈发乱如杨柳丝。通过对比描写,伤春、惜春的心绪表现得更为突出浓郁,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笔者揣测,这首诗应该也是孟浩然以春妇自比,表达自己闭门苦学、空有才华和抱负,却“空自爱”无人赏识、“将遗谁”怀才不遇,因而“倍相思”、“乱如丝”的矛盾心理和愁绪。
刘辰翁曰:矜丽婉约。
贺裳《载酒园诗话·艳诗》:孟襄阳素心士也。其《庭橘》诗“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何婉昵!至若“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其有生香真色之妙,觉老杜“香雾云鬟”、“清辉玉臂”,未免太宫样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