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作
(2024-01-08 22:24:04)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空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参考译文
1、敝人破旧的茅庐远隔尘世喧嚣,是先祖颐养恬静朴素心性的所在。
2、院中辟三径接近高士以结邻,种植超过千棵果树以养家。
3、我听任时光的推移迁延,三十岁了犹未遇到机缘被任用。
4、学书习剑寻找出路为时已晚,在家园里每日空呆到日头迟暮。
5、早晨起来兴致很高自然有很多感怀,白昼坐一天常常寡有醒悟。
6、羡慕一飞冲天的鸿鹄展翅高飞,羞于与地上争食的鸡鸭为伍。
7、望断金马之门却入朝无路,只能徒劳地唱歌以釆樵打柴为生。
8、僻野曲折的乡村里无知己,朝廷一端也缺乏亲朋和故友。
9、谁能象推荐《甘泉赋》的作者扬雄那样,推荐我入朝呢?
注释
题目:一作《田园作》。
1、弊庐:破陋房屋,此处指浩然谦称其家屋,其《岁暮归南山》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弊庐。”盖同用陶渊明《移居》诗意,云:“弊庐何必广,取足蔽牀席。”惟:语气词。先:先祖,先辈。恬素:恬淡与朴素纯洁。
2、卜邻:选择邻居。近三径:一作“劳三径”、“劳三徙”。三径:据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载,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归隐,于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往来。后世往往用三径以代隐士所居。
千:一作“十”,非。千树:用三国吴丹阳太守李衡事。《三国志·吴志·孙休传》:“遣衡还郡,勿令自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
3、粤:助词,用于句首。推迁:时间的推移变迁。三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孔子以三十即应有所成就。浩然言年已三十,而功名仕进尚无所成,故言未遇。
4、书剑:书指文,剑指武,即读书作官,仗剑从军。一作“书枕”。丘园:丘墟与园圃。空:一作“已”。
5、兴:起来。《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自:一作“日”。
6、冲天句:此为倒装句法,意为羡冲天之鸿鹄。冲天: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喻平时无闻、突然做出惊天大事的人。鸿鹄:天鹅,此指鸿鹄之志,喻志向远大之人。详《洗然弟竹亭》注。
争食句:此亦倒装句法,羞争食鸡鹜。鸡鹜:鸡鸭,喻凡庸之人。《楚辞·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7、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因以代宫殿。详《自浔阳泛舟经明海》注。这句说明孟浩然非常期望仕进。
劳歌:劳动之歌。劳歌采樵:以朱买臣当初卖薪不遇自喻。《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新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愈疾歌。”
8、乡曲:犹乡里。曲:曲折隐蔽。朝端:朝廷,朝廷重臣。
9、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生于汉宣帝甘露元年,卒于新莽天凤五年。雄少好学,年四十余,自蜀来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吏,荐雄待诏。侍从成帝祭祀、游猎,奏《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晚年又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一荐句:《甘泉赋·序》:“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
简析
从“三十犹未遇”看,本诗应作于开元六年(718)。
诗人居于祖居,远隔尘喧,象先祖那样种植养家,怡养恬素。同时一直闭门苦学,勤习书剑,这种生活应该是安逸自适的,也形成了孟浩然清淡闲适的山水田园诗风。
但是“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这种苦恼和愤懑,诗人晨起有很多感怀,但白昼坐一天也难得想通。“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作者这时有清高自矜,也有怨天尤人,与前面的平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望断金马门”,说明孟浩然追求仕进的心情是十分强烈的,之所以入仕无门,主要是因为“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最后诗人以扬雄自喻,既期待有人举荐,也对不公平的用人制度发出了愤愤不平的呼喊和抨击。
另:从“植果盈千树”看,孟浩然的家境还是很富裕的,财力足以支撑他几十年里求学、写诗、外出游历。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空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参考译文
1、敝人破旧的茅庐远隔尘世喧嚣,是先祖颐养恬静朴素心性的所在。
2、院中辟三径接近高士以结邻,种植超过千棵果树以养家。
3、我听任时光的推移迁延,三十岁了犹未遇到机缘被任用。
4、学书习剑寻找出路为时已晚,在家园里每日空呆到日头迟暮。
5、早晨起来兴致很高自然有很多感怀,白昼坐一天常常寡有醒悟。
6、羡慕一飞冲天的鸿鹄展翅高飞,羞于与地上争食的鸡鸭为伍。
7、望断金马之门却入朝无路,只能徒劳地唱歌以釆樵打柴为生。
8、僻野曲折的乡村里无知己,朝廷一端也缺乏亲朋和故友。
9、谁能象推荐《甘泉赋》的作者扬雄那样,推荐我入朝呢?
注释
题目:一作《田园作》。
1、弊庐:破陋房屋,此处指浩然谦称其家屋,其《岁暮归南山》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弊庐。”盖同用陶渊明《移居》诗意,云:“弊庐何必广,取足蔽牀席。”惟:语气词。先:先祖,先辈。恬素:恬淡与朴素纯洁。
2、卜邻:选择邻居。近三径:一作“劳三径”、“劳三徙”。三径:据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载,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归隐,于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往来。后世往往用三径以代隐士所居。
千:一作“十”,非。千树:用三国吴丹阳太守李衡事。《三国志·吴志·孙休传》:“遣衡还郡,勿令自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
3、粤:助词,用于句首。推迁:时间的推移变迁。三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孔子以三十即应有所成就。浩然言年已三十,而功名仕进尚无所成,故言未遇。
4、书剑:书指文,剑指武,即读书作官,仗剑从军。一作“书枕”。丘园:丘墟与园圃。空:一作“已”。
5、兴:起来。《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自:一作“日”。
6、冲天句:此为倒装句法,意为羡冲天之鸿鹄。冲天: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喻平时无闻、突然做出惊天大事的人。鸿鹄:天鹅,此指鸿鹄之志,喻志向远大之人。详《洗然弟竹亭》注。
争食句:此亦倒装句法,羞争食鸡鹜。鸡鹜:鸡鸭,喻凡庸之人。《楚辞·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7、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因以代宫殿。详《自浔阳泛舟经明海》注。这句说明孟浩然非常期望仕进。
劳歌:劳动之歌。劳歌采樵:以朱买臣当初卖薪不遇自喻。《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新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愈疾歌。”
8、乡曲:犹乡里。曲:曲折隐蔽。朝端:朝廷,朝廷重臣。
9、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生于汉宣帝甘露元年,卒于新莽天凤五年。雄少好学,年四十余,自蜀来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吏,荐雄待诏。侍从成帝祭祀、游猎,奏《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晚年又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一荐句:《甘泉赋·序》:“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
简析
从“三十犹未遇”看,本诗应作于开元六年(718)。
诗人居于祖居,远隔尘喧,象先祖那样种植养家,怡养恬素。同时一直闭门苦学,勤习书剑,这种生活应该是安逸自适的,也形成了孟浩然清淡闲适的山水田园诗风。
但是“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这种苦恼和愤懑,诗人晨起有很多感怀,但白昼坐一天也难得想通。“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作者这时有清高自矜,也有怨天尤人,与前面的平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望断金马门”,说明孟浩然追求仕进的心情是十分强烈的,之所以入仕无门,主要是因为“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最后诗人以扬雄自喻,既期待有人举荐,也对不公平的用人制度发出了愤愤不平的呼喊和抨击。
另:从“植果盈千树”看,孟浩然的家境还是很富裕的,财力足以支撑他几十年里求学、写诗、外出游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