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涧泛舟
(2023-11-27 12:27:38)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参考译文
1、北涧(襄水)的水流持之以恒总是满满的,驾舟浮在水上所触之处皆可通行。
2、不论是顺水还是逆水沿洄泛舟都自有乐趣,何必一定要到五湖之中呢!
注释
泛:一作“浮”。
1、北涧:浩然诗中称自己的住所曰涧南园。很多版本认为其北有小溪曰北涧,北涧之南为涧南园。但是其一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当地地名,均无北涧这一叫法,其二孟浩然住处有2条水流,并非只有北涧这一条小河。
经笔者实地多年考察和查阅史料,孟浩然故居处除汉水外,另有襄水、白马泉两条水系汇合。襄水在北,故北涧确切地是指襄水,白马泉在南,故应称为南涧。
浩然诗中有“钓杆垂北涧,樵唱入南轩。”(《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和“扇枕北窗下,釆芝南涧滨。”(《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可见北涧、南涧都存在,并非只有北涧这一条涧。涧南园,是指在北涧襄水、南涧白马泉的南面,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南涧的南面,而非北涧的南面。
恒:一作“常”。
2、沿洄:《说文》:“沿,缘水而下也。”《尔雅·释水》:“逆流而上曰泝洄。”亦可省称洄。
五湖:说法不一,有以太湖为五湖者,有以太湖及其附近之四湖为五湖者,有以太湖、洮滆、彭蠡、青草、洞庭为五湖者。《吴越春秋》卷十载,越灭吴后,范蠡为远祸,“乃乘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后世遂以扁舟五湖喻归隐。
简析
本诗应为诗人早期作品。
诗的格调总体而言恬淡、闲适、清新,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这是孟浩然诗的特点,是孟浩然早期的生活情趣,也是他沿洄有趣、触处通达的情操,和他不惧恒流、何必五湖的人生道路及志向。
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参考译文
1、北涧(襄水)的水流持之以恒总是满满的,驾舟浮在水上所触之处皆可通行。
2、不论是顺水还是逆水沿洄泛舟都自有乐趣,何必一定要到五湖之中呢!
注释
泛:一作“浮”。
1、北涧:浩然诗中称自己的住所曰涧南园。很多版本认为其北有小溪曰北涧,北涧之南为涧南园。但是其一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当地地名,均无北涧这一叫法,其二孟浩然住处有2条水流,并非只有北涧这一条小河。
经笔者实地多年考察和查阅史料,孟浩然故居处除汉水外,另有襄水、白马泉两条水系汇合。襄水在北,故北涧确切地是指襄水,白马泉在南,故应称为南涧。
浩然诗中有“钓杆垂北涧,樵唱入南轩。”(《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和“扇枕北窗下,釆芝南涧滨。”(《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可见北涧、南涧都存在,并非只有北涧这一条涧。涧南园,是指在北涧襄水、南涧白马泉的南面,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南涧的南面,而非北涧的南面。
恒:一作“常”。
2、沿洄:《说文》:“沿,缘水而下也。”《尔雅·释水》:“逆流而上曰泝洄。”亦可省称洄。
五湖:说法不一,有以太湖为五湖者,有以太湖及其附近之四湖为五湖者,有以太湖、洮滆、彭蠡、青草、洞庭为五湖者。《吴越春秋》卷十载,越灭吴后,范蠡为远祸,“乃乘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后世遂以扁舟五湖喻归隐。
简析
本诗应为诗人早期作品。
诗的格调总体而言恬淡、闲适、清新,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这是孟浩然诗的特点,是孟浩然早期的生活情趣,也是他沿洄有趣、触处通达的情操,和他不惧恒流、何必五湖的人生道路及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