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王大校书

(2023-11-25 15:00:40)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教育

情感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参考译文
1、导漾之水源自嶓冢山,向东流去便成为汉水。
2、君有意要回桑梓之地,我只好摆开筵席为你饯别,解下船缆送你启程。
3、你我好友如云雨一般从此分别,我望着远方树林末端心意渺茫。
4、希望你能不吝惜捎来尺长的书信,不时有尺素藏于鲤鱼腹书传来。
注释
王大校书:指王昌龄。以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故称校书。详《与王昌龄宴三十一》注。明活本无“大”字。
1、嶓冢:山名,在今陕西省宁强县境内。《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指漾水即汉水上源所出之山。详《初春汉中漾舟》注。川:水流。
2、维桑:《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世因用“桑梓”、“维桑”以代故乡。解缆:即解开系舟之绳,意为开船。
3、云雨:友好。林端:树林尽头。
4、尺书:指书信。古人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称尺素或尺书。鲤鱼传:有书信传来。古人寄书,有以尺素藏于鲤鱼腹中而传递者,故以鲤鱼代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简析
王昌龄于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任校书郎。又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应博学宏词试登第,授汜水尉。本诗称“校书”,可知当写写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前。
作为唐代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代表性人物,孟浩然与王昌龄一向交厚。王昌龄来游襄阳,不久起了思乡之念。浩然设宴为之饯别,写下此诗相赠。
前两联写送别之地和送别之情。先“开筵”后“解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后两联写依依惜别和希望别后书信常传,“不吝”、“时望”,以告慰思念之心。
相见时感情有多深厚,离别后思念就有多苦。孟浩然开元二十八年(740)因接待王昌龄而疾诊发背而卒,留下一段千古遗憾和佳话。
李白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是“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孟浩然送别王昌龄是“导漾自潘冢,东流为汉川。”可见他们的感情都和长江、汉江一样绵长而深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初春汉中漾舟
后一篇:与白明府游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