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至郢中
(2023-11-25 12:24:55)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园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参考译文
1、远游吴越,经临海峤之地后,现正划棹乘船返归故乡岘山山阿。
2、不久的日夕就可以见到故乡的乔木,乡园已经不远了。
3、思乡之愁随着江路迫近家乡而消失殆尽,进入荆楚郢门后喜悦越来越多。
4、环视左右皆可以看到桑梓的土地,家乡风物依然亲切如故非他乡可比。
注释
郢中:唐时称为郢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所辖钟祥市郢中镇,与襄阳毗邻。
1、海峤(jiào):即临海峤。见《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注。棹,船桨,此代指船。山阿:山中曲处,借指隐士居处,此指诗人所居襄阳城南岘山下。
2、乔木:故乡的代称。江淹《别赋》:“视乔木兮故里,诀北梁兮永辞。”伐柯:《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此指家乡已经不远。
3、郢门:与题目中“郢中”一样都有荆楚故乡的意思。
4、桑土:指故乡、家园。匪他:非他乡可比。匪,通非。
简析
本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自吴越归襄阳邻近荆门、迫近故乡时。
诗人漫游吴越饱览了江南异地风光,交接了不少朋友,但思乡之情也与日俱增。
首两联写乡思,远游返归,即将回到家园,“见乔木”、“在伐柯”,两个用典使人感到一种乡土气息。后两联写乡情和喜悦,“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左右皆桑土,倍感故乡万物亲切可爱。
自古以来孟浩然是讴歌家乡襄阳山水的第一人,全诗荡溢着诗人浓厚的思乡恋乡之情,真挚、纯朴。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园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参考译文
1、远游吴越,经临海峤之地后,现正划棹乘船返归故乡岘山山阿。
2、不久的日夕就可以见到故乡的乔木,乡园已经不远了。
3、思乡之愁随着江路迫近家乡而消失殆尽,进入荆楚郢门后喜悦越来越多。
4、环视左右皆可以看到桑梓的土地,家乡风物依然亲切如故非他乡可比。
注释
郢中:唐时称为郢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所辖钟祥市郢中镇,与襄阳毗邻。
1、海峤(jiào):即临海峤。见《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注。棹,船桨,此代指船。山阿:山中曲处,借指隐士居处,此指诗人所居襄阳城南岘山下。
2、乔木:故乡的代称。江淹《别赋》:“视乔木兮故里,诀北梁兮永辞。”伐柯:《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此指家乡已经不远。
3、郢门:与题目中“郢中”一样都有荆楚故乡的意思。
4、桑土:指故乡、家园。匪他:非他乡可比。匪,通非。
简析
本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自吴越归襄阳邻近荆门、迫近故乡时。
诗人漫游吴越饱览了江南异地风光,交接了不少朋友,但思乡之情也与日俱增。
首两联写乡思,远游返归,即将回到家园,“见乔木”、“在伐柯”,两个用典使人感到一种乡土气息。后两联写乡情和喜悦,“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左右皆桑土,倍感故乡万物亲切可爱。
自古以来孟浩然是讴歌家乡襄阳山水的第一人,全诗荡溢着诗人浓厚的思乡恋乡之情,真挚、纯朴。
前一篇: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后一篇: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