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别流人(武昌)
(2023-11-24 14:36:47)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1、以我一个离乡的客居之人,与您这个不幸获罪谪贬外放客居的人相逢。
2、今天我们要在黄鹤楼各自分飞了,你将要流落漂泊到荒野的苍梧之地。
3、传令的驿使已骑马乘云远去,你的征帆将沿着溜水而下。
5、不知道我们从此分手以后,你何时能返还,我们再手把衣袂相见?
注释
题目:流一作“留”,当系同音而误。
1、越乡客:越:离。《方言》六:“伆(wn),邈,离也。楚谓之越,吴越曰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越乡客,犹离乡之人。客一作“里”,误。谪居者:官吏因获罪而被降级并送至远方的人,与流放近似,故本诗题称“流人”。
2、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昌蛇山黄鹄矶头,临长江。一作“黄鹄楼”,这是由于鄂州的黄鹤山,一名黄皓山,推演而误。《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鄂州·江夏县》:“黄鹤楼县西二百八十步,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清一统志·湖北·武昌府》:“黄鹤楼在江夏县西。《元和志》:“江夏城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按:仙人乘鹤事,各书传说不一。建国后五十年代中因建长江大桥而被拆除。八十年代中于原址后数十米处重建楼,高五层,雄伟壮观。
苍梧:县名,唐时为梧州州治,属岭南道,在唐代为边远地区,罪人往往流放岭南。落一作“宕”。
3、征帆:远行之舟。溜:河中水流。这里指水名。《说文》:“溜水,出郁林郡。”郁林郡,唐为郁林州,即今广西玉林县。
4、还:回还,指流人获敕后回来。袂(mèi):衣袖。把:握。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漫游吴越之后返武昌时。
诗人或在越中时曾与朋友相识。这次二人在黄鹤楼分手,这位谪居者将去往遥远的苍梧之野,诗人也将返回家乡襄阳。
临别时,两人挽袖相送,希望对方一路顺风,互通音信,并期盼能再次相逢。
刘辰翁曰:他起语亦各一样,如“北阙休上书”、“八月湖水平”,又(xuàn)异矣。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1、以我一个离乡的客居之人,与您这个不幸获罪谪贬外放客居的人相逢。
2、今天我们要在黄鹤楼各自分飞了,你将要流落漂泊到荒野的苍梧之地。
3、传令的驿使已骑马乘云远去,你的征帆将沿着溜水而下。
5、不知道我们从此分手以后,你何时能返还,我们再手把衣袂相见?
注释
题目:流一作“留”,当系同音而误。
1、越乡客:越:离。《方言》六:“伆(wn),邈,离也。楚谓之越,吴越曰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越乡客,犹离乡之人。客一作“里”,误。谪居者:官吏因获罪而被降级并送至远方的人,与流放近似,故本诗题称“流人”。
2、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昌蛇山黄鹄矶头,临长江。一作“黄鹄楼”,这是由于鄂州的黄鹤山,一名黄皓山,推演而误。《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鄂州·江夏县》:“黄鹤楼县西二百八十步,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清一统志·湖北·武昌府》:“黄鹤楼在江夏县西。《元和志》:“江夏城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按:仙人乘鹤事,各书传说不一。建国后五十年代中因建长江大桥而被拆除。八十年代中于原址后数十米处重建楼,高五层,雄伟壮观。
苍梧:县名,唐时为梧州州治,属岭南道,在唐代为边远地区,罪人往往流放岭南。落一作“宕”。
3、征帆:远行之舟。溜:河中水流。这里指水名。《说文》:“溜水,出郁林郡。”郁林郡,唐为郁林州,即今广西玉林县。
4、还:回还,指流人获敕后回来。袂(mèi):衣袖。把:握。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漫游吴越之后返武昌时。
诗人或在越中时曾与朋友相识。这次二人在黄鹤楼分手,这位谪居者将去往遥远的苍梧之野,诗人也将返回家乡襄阳。
临别时,两人挽袖相送,希望对方一路顺风,互通音信,并期盼能再次相逢。
刘辰翁曰:他起语亦各一样,如“北阙休上书”、“八月湖水平”,又(xuàn)异矣。
前一篇: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后一篇:和张丞相春朝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