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

(2023-11-24 12:15:18)
标签:

文化

情感

旅游

历史

教育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
出守身弥远,投荒法未宽。
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
白壁无暇玷,青松有岁寒。
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
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

参考译文
1、蓟州蓟门在国之北畔远在天边,而日南郡在国之最南端,那儿汉代马援征交趾时立有铜柱。
2、从京城出守任地方官,政声弥加远扬;受贬投谪到荒僻之地,执法严明仍未宽废。
3、我在荆州城侧转身体倚栏遥望,却无法与你们携手同欢。
4、你们象白壁之玉没有瑕疵玷污,也象青松一样有着岁冬严寒的考验。
5、官府中的丞相阁就像长江上的使君滩一样风云变幻、险恶难测。
6、我和张丞相登楼观景,尽兴之后乘舟往回归去,抚今思昔方知行路艰难。
注释
题目:荆城楼:一作“荆州城楼”。蓟州:一作“苏台”、“荆州”,无“及流泊戍主刘家”七字。
张丞相:指张九龄,详《从张丞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注。
蓟州:秦汉为渔阳郡,唐开元十八年分幽州之渔阳、三河、玉田三县地置蓟州,治所渔阳,即今天津市蓟州区。浪泊:地名,唐属岭南道安南都护府,在今越南红河与苏历河之间。《后汉书·马援传》:“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张使君:名履不详。使君:汉以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戍主:守边主将。刘家:生平不详。
1、蓟门:亦称蓟丘,在唐代幽州治所蓟县(今北京市德胜门外),这里泛指幽州、蓟州一带,因在中国北部,故称“天北畔”。一作“荆州”,误。铜柱:汉马援征交趾时所立,约在今越南荣市以南。《后汉书·马援传》:“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李贤注引《广州记》曰:“援到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日南:郡名,汉武帝改秦象郡为日郡,以其地在日之南而称,唐属交州,今为越南之地。此句扣题目之浪泊。
2、声:政声。弥:更加。投荒:贬谪流放于荒远之地曰投荒,一作“收荒”,误。
3、聊:姑且。倚望:倚栏遥望。
4、壁:古玉器名,古人以白壁为重宝。瑕玷:玉上的斑点。青松:《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使君滩:江滩名。《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羊肠虎臂滩。杨亮为益州,至此舟覆。惩其波澜,蜀人至今犹各之为使君滩。”据此使君滩本在四川,这里借用。
6、行路难:一作“兹路难”。乐府歌辞有《行路难》。《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行路难》题解:“《乐府解题》曰:‘《行路难》,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这里是借用。
简析
本诗应为开元二十五年(737)诗人在荆州幕府时期,陪张九龄登荆州城楼之作。
诗中赞扬了在天北畔出守的张使君、日南端投荒的刘戍主以及被贬荆州的张九龄受挫不怠、勤理政事的高贵品格,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犹如“江上使君滩”,风云变幻、吉凶难料的黑暗现实
末句“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表达了对朋友的敬重、理解、思念和担忧,也慨叹了自己的人生辛酸。
全诗登高望远,但未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而是直抒胸臆,比喻贴切、用典精当,对仗工整,语言质朴,使人产生共鸣和启迪。
与浩然以往户外山水咏志诗略有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