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灨石
(2023-11-23 19:29:15)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灨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参考译文
1、灨石滩这段水路有三百余里,时沿时洄曲折迂回于层峦千嶂之间。
2、汹涌的水浪犹如沸腾一般常发出活活声,不断回旋的水势亦是潺潺有声。
3、鱼龙在水流的泡沫、浪花中跳跃,搅动水面象沸腾一般,林间的猿狖顺着垂藤攀上攀下。
4、船工苦于撑船奔走于陡峭的山间,而我只顾欣赏风光忘记了他们行船的艰难险阻。
5、有时遇顺水放任船一溜而下,我的心情更加惬意;登上船头、目之所及悠闲自得。
6、天色日暝到何处停船留宿?船工指着遥远的落星湾。
注释
1、灨石:一作“赣石”,赣江亦称灨。灨石指赣江赣县(南康郡治所)至吉安的一段。《陈书·高祖纪》:“南康灨石,旧有24滩,滩多巨石,行旅者以为难。”李肇《国史补》卷下:“蜀之三峡,河之三门,南越之恶溪,南康之灨石,皆险绝之所。”
2、沸:水波翻涌。活活(go go):水流声,《诗·魏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一作“浩浩”。洊(jiàn):水再至,一作“洧”,形近而误。《易·坎》:“水洊至,习坎。”潺潺(chán chán):象声词,缓缓流动的水声。
3、沫:水泡、浪花。鱼龙:偏义复词,指鱼。狖(yòu):猿类。《楚辞·九歌·山鬼》:“雷震震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洪兴祖补注:“狖,似猿。”
4、榜人:舟子,船工,一作“傍人”,误。《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郭璞注:“张揖曰:‘榜,船也’。”
5、放溜:使舟顺水自行。梁元帝《早发龙巢》:“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见《文苑英华》)弥惬:一作“弥远”、“深惬”、“没惬”。弥:更加。惬(qiè):惬意。舻(lú):船头,船。
6、暝(míng)帆::一作“囗维”。暝,昏暗、日落、黄昏。宿:一作“泊”。落星湾:又名落星湖,在今星子县以东鄱阳湖一带水面。《水经注·庐江水》:“湖(彭蠡)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自赣县至落星湾,约近千里,一日未必能达,不过形容舟行之速而已。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游湘赣的回途中,诗人从赣县沿赣江顺流而下至吉安。
赣石滩三百里,时顺时洄在千嶂之间。时而水浪奔腾一片沸声,时而缓缓而流水声潺潺。一会儿江面群鱼跳跃如同沸腾,一会儿又见猿狖在悬藤上攀爬飞跃。
诗人“忘险艰”、“情弥惬”、“目自闲”,目的地是落星湾。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欣喜、陶醉、悠闲自得。
既有自然景色,也有个人情感,是一首山水壮丽、情景具现的山水诗。
灨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参考译文
1、灨石滩这段水路有三百余里,时沿时洄曲折迂回于层峦千嶂之间。
2、汹涌的水浪犹如沸腾一般常发出活活声,不断回旋的水势亦是潺潺有声。
3、鱼龙在水流的泡沫、浪花中跳跃,搅动水面象沸腾一般,林间的猿狖顺着垂藤攀上攀下。
4、船工苦于撑船奔走于陡峭的山间,而我只顾欣赏风光忘记了他们行船的艰难险阻。
5、有时遇顺水放任船一溜而下,我的心情更加惬意;登上船头、目之所及悠闲自得。
6、天色日暝到何处停船留宿?船工指着遥远的落星湾。
注释
1、灨石:一作“赣石”,赣江亦称灨。灨石指赣江赣县(南康郡治所)至吉安的一段。《陈书·高祖纪》:“南康灨石,旧有24滩,滩多巨石,行旅者以为难。”李肇《国史补》卷下:“蜀之三峡,河之三门,南越之恶溪,南康之灨石,皆险绝之所。”
2、沸:水波翻涌。活活(go go):水流声,《诗·魏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一作“浩浩”。洊(jiàn):水再至,一作“洧”,形近而误。《易·坎》:“水洊至,习坎。”潺潺(chán chán):象声词,缓缓流动的水声。
3、沫:水泡、浪花。鱼龙:偏义复词,指鱼。狖(yòu):猿类。《楚辞·九歌·山鬼》:“雷震震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洪兴祖补注:“狖,似猿。”
4、榜人:舟子,船工,一作“傍人”,误。《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郭璞注:“张揖曰:‘榜,船也’。”
5、放溜:使舟顺水自行。梁元帝《早发龙巢》:“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见《文苑英华》)弥惬:一作“弥远”、“深惬”、“没惬”。弥:更加。惬(qiè):惬意。舻(lú):船头,船。
6、暝(míng)帆::一作“囗维”。暝,昏暗、日落、黄昏。宿:一作“泊”。落星湾:又名落星湖,在今星子县以东鄱阳湖一带水面。《水经注·庐江水》:“湖(彭蠡)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自赣县至落星湾,约近千里,一日未必能达,不过形容舟行之速而已。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游湘赣的回途中,诗人从赣县沿赣江顺流而下至吉安。
赣石滩三百里,时顺时洄在千嶂之间。时而水浪奔腾一片沸声,时而缓缓而流水声潺潺。一会儿江面群鱼跳跃如同沸腾,一会儿又见猿狖在悬藤上攀爬飞跃。
诗人“忘险艰”、“情弥惬”、“目自闲”,目的地是落星湾。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欣喜、陶醉、悠闲自得。
既有自然景色,也有个人情感,是一首山水壮丽、情景具现的山水诗。
前一篇:九日龙沙作寄刘大眘虚
后一篇: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