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龙沙作寄刘大眘虚
(2023-11-23 19:26:15)
标签:
文化旅游历史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参考译文
1、龙沙在豫章南昌城北,阴历九月九日乘船挂席扬帆经过这里。
2、正值重阳时节因而得见当地民间风俗,游历山水湖泊也引发了颇多的兴致。
3、有谁给我这个异乡中的旅客送来一杯水酒呢?只好自己荡起船桨在船里自己唱歌自乐。
4、唱完歌后乘船顺着水流而离去,任凭夕阳下的波涛滔滔翻滾。
注释
题目:原作“九日龙沙寄刘大”。明活本、汲本“寄”上多一“作”字。清本、《全唐诗》为《九日龙沙作寄刘大眘虚》,宋本作《九日于龙沙作寄刘》,《英华》作《九日龙沙作寄刘丈》,《唐诗纪事》引作《九日于龙沙寄刘大眘虚》。今从清本、《全唐诗》。
刘大眘虚:行大,名眘虚,字全乙。崧山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及第,任洛阳尉,迁夏县令。仕途不得意,故《明皇杂录》言其“虽有文章盛名”,而“流落不偶”。其诗多写山水隐居,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友善。
1、龙沙:《水经注·赣水》:“赣水又北经龙沙西,沙甚洁白,高峻而阤有龙形,连亘五里中,旧俗九月九日升高处也。”豫章: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置豫章郡,隋平陈,罢郡为洪州,炀帝时废州又为豫章郡,唐武德中,又改置洪州,治所在豫章。挂帆:挂席、扬帆。
2、客中句:萧统《陶渊明传》:“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洪州之北,即为江州,盖因地而化用此典,以说明客中冷落。棹(zhào)歌:荡桨唱歌。棹,船桨。
3、歌竟:一作“竟自”。竟:完毕。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阴历九月九日诗人游湘赣时下赣石途中。
诗人乘船途径洪州城北的龙沙,重阳时节得见当地节日风俗,加上湖光山色,引发颇多兴致。
此时采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是写兴致高,但是另一方面毕竟羁旅在外,孤单寂寞,无人送酒,客中冷落,只好荡桨吟歌,自我排遣,写出了微妙的心理变化。
诗风“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语),平淡自然,舒缓绵长。
刘辰翁曰:自要写得似,不似即与别人写得何异?
李梦阳曰:歌字相接是转调法。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参考译文
1、龙沙在豫章南昌城北,阴历九月九日乘船挂席扬帆经过这里。
2、正值重阳时节因而得见当地民间风俗,游历山水湖泊也引发了颇多的兴致。
3、有谁给我这个异乡中的旅客送来一杯水酒呢?只好自己荡起船桨在船里自己唱歌自乐。
4、唱完歌后乘船顺着水流而离去,任凭夕阳下的波涛滔滔翻滾。
注释
题目:原作“九日龙沙寄刘大”。明活本、汲本“寄”上多一“作”字。清本、《全唐诗》为《九日龙沙作寄刘大眘虚》,宋本作《九日于龙沙作寄刘》,《英华》作《九日龙沙作寄刘丈》,《唐诗纪事》引作《九日于龙沙寄刘大眘虚》。今从清本、《全唐诗》。
刘大眘虚:行大,名眘虚,字全乙。崧山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及第,任洛阳尉,迁夏县令。仕途不得意,故《明皇杂录》言其“虽有文章盛名”,而“流落不偶”。其诗多写山水隐居,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友善。
1、龙沙:《水经注·赣水》:“赣水又北经龙沙西,沙甚洁白,高峻而阤有龙形,连亘五里中,旧俗九月九日升高处也。”豫章: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置豫章郡,隋平陈,罢郡为洪州,炀帝时废州又为豫章郡,唐武德中,又改置洪州,治所在豫章。挂帆:挂席、扬帆。
2、客中句:萧统《陶渊明传》:“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洪州之北,即为江州,盖因地而化用此典,以说明客中冷落。棹(zhào)歌:荡桨唱歌。棹,船桨。
3、歌竟:一作“竟自”。竟:完毕。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阴历九月九日诗人游湘赣时下赣石途中。
诗人乘船途径洪州城北的龙沙,重阳时节得见当地节日风俗,加上湖光山色,引发颇多兴致。
此时采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是写兴致高,但是另一方面毕竟羁旅在外,孤单寂寞,无人送酒,客中冷落,只好荡桨吟歌,自我排遣,写出了微妙的心理变化。
诗风“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语),平淡自然,舒缓绵长。
刘辰翁曰:自要写得似,不似即与别人写得何异?
李梦阳曰:歌字相接是转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