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2023-11-23 19:12:15)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教育

情感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参考译文
1、大长江经九江这一段分为九条支流,水际茫茫成为一片水乡。
2、船工驾舟顺利涉水,我于是乘船去往、来至浔阳。
3、因此我能泛舟五湖之中,并沿流浪游经历湘江一带。
4、观看江河浪涛,比枚乘《七发》里描写的扬州城下潮水还要壮观;凭吊屈原投沉湘水,令人非常痛惜。
5、向往魏阙朝廷仕进的心永恒存在,念念不忘金马门待诏。
6、遥望犹怜上林苑飞出传书的大雁,冰雪融化后也该往回飞翔了。
注释
题目:“海”下原多一“作”字,“明海”一作“海潮”、“湖海”,非。清本无“自浔阳”三字。浔阳:即今江西九江。《元和郡县志·江南道·江州》:“浔阳县,本汉旧县,属庐江郡,以在浔水之阳(按州治旧在江北),故名浔阳。隋平陈改改浔阳为彭蠡县,大业二年改为湓城县。武德五年,复改为浔阳县。”明海:指彭蠡湖,亦即鄱阳湖,唐人往往称湖为海。
1、九流:犹九支,言长江至九江一带分为九支,一作“九派”、“九泒”。淼淼:水广阔无边之貌。一作“淼漫”。成水乡:一作“水成乡”,非。
2、利涉:《易·需》:“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应为顺利涉水之意,后世因称舟为利涉。至:一作“逗”、“经”。
3、五湖:五湖的说法很多,古时应指太湖,或亦包括附近小湖,这里泛指湖泊。经:一作“过”。三湘:唐江南西道的西部(今湖南省)有漓湘(漓水和湘水同源而分流,称漓湘)、潇湘(潇水与湘水之合称)、蒸湘(蒸水与湘水之合称),所以称这一带地方为三湘。有的又以沅湘(沅水、湘水)、潇湘、蒸湘为三湘者。总之是指今湖南省一带。
4、观涛:一作“观潮”。枚发:枚乘《七发》曾写“广陵观涛”一段。前边说“并往观乎广陵之曲江”,后边又说“弭节伍子之山。”据《浙江通志》所载,钱塘江本名浙江,又名曲江。则枚乘所写之观涛事,正是钱塘江。
沉:一作“沅”,非。屈:屈原,名平,战国楚人。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博闻强记,明于治乱。主张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联齐抗秦。因遭谗被放,后见国政日非,乃自沉于汨罗江。这里说“沉湘”,是因汨罗为湘水支流。由以上四句可以看出,此诗作于游览三湘、五湖,钱塘观涛之后。
5、魏阙:宫门外阙悬法之所,因以代帝王所居。恒:一作“常”。金门:汉代宫门有金马门,省称金门,后世多用以指代宫门。
6、上林雁:《汉书·苏武传》:“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上林:秦汉时的林苑名,供皇帝游猎之用。也:一作“已”。冰泮(pàn):冰融。泮一作“判”,同音而误。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从越州返襄途中,由浔阳经洞庭湖至汨罗江凭吊屈原后。
长安落第,诗人曾发出“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仕郎),表达了不再仕进、从此归隐的思想,因而有此次“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的吴越寻山乐水之行。但从此诗看出,诗人并未完全忘却进身魏阙、待诏金门。本诗就是这种矛盾而复杂心情的写照。
先写水乡浩淼,乘舟而至,次写旅行水乡观光的感受,既有对江河波涛壮观的感叹,也有对先贤的凭吊,以景喻志,借古抒怀。
最后两联表明,诗人魏阙入仕的心恒在,念念不忘金门待诏。希望朝廷放出上林鸿雁传书,自己仍时刻不忘对朝廷的向往。
沉湎山水,凭吊古人,心怀仕进,抱负难忘。场景壮阔,感情起伏,气韵深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