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浔阳望庐山
(2023-11-23 19:09:43)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参考译文
1、挂席扬帆航行了几千里,竟连一座名山都没有机会相逢。
2、直到把舟船停泊在浔阳城边,方始见到挺拔秀丽的香炉峰。
3、我过去尝读过晋代高僧慧远的传记,永远怀念他那飘然出世、超脱尘俗外的仙踪。
4、这儿离慧远大师创建的东林精舍很近,日落西山暮色里一片寂静但是听闻佛寺里晚钟声声。
注释
题目:庐山一作“香炉峰”、“庐峰”。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在江西省北部长江之滨。
1、挂席:扬帆,一作“挂帆”。浩然惯用“挂席”,如“挂席候明发”、“挂席东南望”。详见《彭蠡湖中望庐山》注。
2、泊舟:停船靠岸曰泊。《玉篇》:“泊,止舟也。”浔阳:唐属江南西道,为江州州治,即今江西省九江市。郭:城郭。古代筑城,在内者曰城,在外者曰郭。《广韵》:“内城外郭。”后世往往城郭混用。
3、远公:晋高僧慧远的尊称。尘外:尘世之外。僧人出家,摆脱世俗,故称尘外。
4、近:一作“在”,非。东林精舍:即东林寺。但:一作“空”。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自吴越还乡途中。
浔阳九江和庐山,皆是我国的名山大川,晚泊浔阳望庐山,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孟浩然所见、所闻、所想皆是诗。
前两联记事写景,身心已融入山水之中。三联怀古述志,怀念高僧远公,特别是慧远大师曾在孟浩然的老家襄阳讲佛宏法,感情上更为亲切。尾联特写寺钟,意境深远,至今读来仍觉余音在耳。全诗冲淡、含蓄,闲静、悠远。
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同为唐代山水大诗人、有“诗佛”之称的王维非常欣赏孟浩然写庐山和蔡阳(今枣阳市)的诗,并因此为孟浩然作画。王维在画像中题道:“吾尝见孟公吟曰:‘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又吟云:‘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余因美其风调,至所舍图于素幅。”
清人王士祯极为推崇,曰:“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参考译文
1、挂席扬帆航行了几千里,竟连一座名山都没有机会相逢。
2、直到把舟船停泊在浔阳城边,方始见到挺拔秀丽的香炉峰。
3、我过去尝读过晋代高僧慧远的传记,永远怀念他那飘然出世、超脱尘俗外的仙踪。
4、这儿离慧远大师创建的东林精舍很近,日落西山暮色里一片寂静但是听闻佛寺里晚钟声声。
注释
题目:庐山一作“香炉峰”、“庐峰”。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在江西省北部长江之滨。
1、挂席:扬帆,一作“挂帆”。浩然惯用“挂席”,如“挂席候明发”、“挂席东南望”。详见《彭蠡湖中望庐山》注。
2、泊舟:停船靠岸曰泊。《玉篇》:“泊,止舟也。”浔阳:唐属江南西道,为江州州治,即今江西省九江市。郭:城郭。古代筑城,在内者曰城,在外者曰郭。《广韵》:“内城外郭。”后世往往城郭混用。
3、远公:晋高僧慧远的尊称。尘外:尘世之外。僧人出家,摆脱世俗,故称尘外。
4、近:一作“在”,非。东林精舍:即东林寺。但:一作“空”。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自吴越还乡途中。
浔阳九江和庐山,皆是我国的名山大川,晚泊浔阳望庐山,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孟浩然所见、所闻、所想皆是诗。
前两联记事写景,身心已融入山水之中。三联怀古述志,怀念高僧远公,特别是慧远大师曾在孟浩然的老家襄阳讲佛宏法,感情上更为亲切。尾联特写寺钟,意境深远,至今读来仍觉余音在耳。全诗冲淡、含蓄,闲静、悠远。
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同为唐代山水大诗人、有“诗佛”之称的王维非常欣赏孟浩然写庐山和蔡阳(今枣阳市)的诗,并因此为孟浩然作画。王维在画像中题道:“吾尝见孟公吟曰:‘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又吟云:‘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余因美其风调,至所舍图于素幅。”
清人王士祯极为推崇,曰:“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前一篇:彭蠡湖中望庐山
后一篇: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