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入南山
(2023-11-21 17:44:47)
标签:
文化旅游历史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
鲲飞今始见,鸟堕旧来闻。
地接长沙近,江从汩渚分。
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参考译文
1、拂晓的山上尽是云雾朦胧的温热瘴气,南山犹如被水云覆盖一般。
2、(到了南方)今日始得见鲲鹏高飞,以及旧时传闻的鸟从高空坠下。
3、此地与长沙很接近,江从湘阴县水中小洲分为汩水和罗水。
4、西汉贾谊曾来此凭吊先贤屈原写下名篇《吊屈原赋》,我亦因此文为屈原不幸、深感悲痛。
注释
题目:一作《入南山》。晓一作“晚”,与诗意不合,非。南山:疑为辰州之南山。《清一统志·湖南·辰州府》:“南山,在沅陵县南一里。《名胜志》‘一名客山,周回十余里,北瞰大江,有石矶高广百尺,名曰南岩,下有箭潭,其深不测。相传马援投矢于潭,故名。”
1、瘴:一作“漳”,非。氛氲:盛貌。复:一作“没”,覆盖。
2、鲲飞:《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鸟堕:与鸟坠意同。《论衡》中曾有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即枯,唾鸟鸟即坠的记载。
以上二句皆用典借指南方之地。
3、汨渚:一作“泊渚”。此处“江”与“汨”均指湖南境内东北部的汨罗江。上游汨水,流经湘阴县分为二支,南流者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两水复合,故曰汨罗。又因战国楚人屈原忧愤国事,自沉于此水,故汨罗名声愈显。
渚(zh):水中小洲。
4、贾生:即汉初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屈:印屈原,战国楚人,著有名篇《离骚》、《九章》、《九歌》等,因不为楚王所用,忧愤而投汨罗江身亡。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6)诗人去岭南访袁拾遗途径湖南沅陵县南山时。
诗人来到南方,受迥异的气候和自然物象触动,颇有感慨。这儿离长沙很近,特别是长沙才子贾谊曾专门凭吊屈原,写下名篇《吊屈原赋》,引发作者的共鸣与共情。
屈原与贾谊本来应该如鲲鹏展翅,却怀才不遇,如飞鸟下坠。“贾生曾吊屈,余亦痛斯文。”
如今孟浩然来此凭吊屈原、贾谊,犹如当年贾谊凭吊屈原,历史再次重演,悲痛之后平添悲痛,不露痕迹地把南方气象、风物和先贤的遭遇相结合,令人惆怅和扼腕。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
鲲飞今始见,鸟堕旧来闻。
地接长沙近,江从汩渚分。
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参考译文
1、拂晓的山上尽是云雾朦胧的温热瘴气,南山犹如被水云覆盖一般。
2、(到了南方)今日始得见鲲鹏高飞,以及旧时传闻的鸟从高空坠下。
3、此地与长沙很接近,江从湘阴县水中小洲分为汩水和罗水。
4、西汉贾谊曾来此凭吊先贤屈原写下名篇《吊屈原赋》,我亦因此文为屈原不幸、深感悲痛。
注释
题目:一作《入南山》。晓一作“晚”,与诗意不合,非。南山:疑为辰州之南山。《清一统志·湖南·辰州府》:“南山,在沅陵县南一里。《名胜志》‘一名客山,周回十余里,北瞰大江,有石矶高广百尺,名曰南岩,下有箭潭,其深不测。相传马援投矢于潭,故名。”
1、瘴:一作“漳”,非。氛氲:盛貌。复:一作“没”,覆盖。
2、鲲飞:《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鸟堕:与鸟坠意同。《论衡》中曾有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即枯,唾鸟鸟即坠的记载。
以上二句皆用典借指南方之地。
3、汨渚:一作“泊渚”。此处“江”与“汨”均指湖南境内东北部的汨罗江。上游汨水,流经湘阴县分为二支,南流者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两水复合,故曰汨罗。又因战国楚人屈原忧愤国事,自沉于此水,故汨罗名声愈显。
渚(zh):水中小洲。
4、贾生:即汉初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屈:印屈原,战国楚人,著有名篇《离骚》、《九章》、《九歌》等,因不为楚王所用,忧愤而投汨罗江身亡。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6)诗人去岭南访袁拾遗途径湖南沅陵县南山时。
诗人来到南方,受迥异的气候和自然物象触动,颇有感慨。这儿离长沙很近,特别是长沙才子贾谊曾专门凭吊屈原,写下名篇《吊屈原赋》,引发作者的共鸣与共情。
屈原与贾谊本来应该如鲲鹏展翅,却怀才不遇,如飞鸟下坠。“贾生曾吊屈,余亦痛斯文。”
如今孟浩然来此凭吊屈原、贾谊,犹如当年贾谊凭吊屈原,历史再次重演,悲痛之后平添悲痛,不露痕迹地把南方气象、风物和先贤的遭遇相结合,令人惆怅和扼腕。
前一篇:南还舟中寄袁太祝(广州)
后一篇:夜渡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