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泛舟
(2023-11-21 17:23:55)
标签:
文化旅游历史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渡绿溪阴。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参考译文
1、泛舟在狭窄的武陵水路上,向前划船进入一片桃花林中。
2、仙家居住的桃花源里幽静莫测,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几多深。
3、清水回转青峰开合,云霞飞渡溪流阴绿。
4、坐在小船上听看猿猴悠闲的啸吟声,使自己超然尘世外的心更加清静了。
注释
武陵:唐朗州治武陵,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地临沅江。此诗宋本不载。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武陵郡渔人在武陵溪上捕鱼,曾偶入桃源洞。
1、前棹:向前划船。花林:桃花林。
2、幽源:即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作“幽景”,不恰。《桃花源记》说,桃花林尽处有一山洞,里头便是桃源世界,居住着为避秦时战乱而来的人。桃花源本是陶渊明虚拟的一个理想世界,故本诗云:“仙家信几深”。信:诚实,真实。
3、青嶂:高险如屏之山曰嶂,青嶂犹青山。
4、闲猿:一作“猿啼”。弥清:一作“弥深”,弥:更加。尘外:犹世外。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游岭南途中折回武陵访友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孟浩然一直仰慕前辈山水诗人陶渊明,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非常神往。
作者先写泛舟入花林,再度测桃花源仙家信几深,然后描摹水回青嶂、云渡溪阴,末句坐听猿啸,在这桃源深处、山合水回之间,内心得到清静,洗涤去尘外之物。
虚实动静结合,文笔婉转写意,深入即是佳景,物我一体清幽。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渡绿溪阴。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参考译文
1、泛舟在狭窄的武陵水路上,向前划船进入一片桃花林中。
2、仙家居住的桃花源里幽静莫测,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几多深。
3、清水回转青峰开合,云霞飞渡溪流阴绿。
4、坐在小船上听看猿猴悠闲的啸吟声,使自己超然尘世外的心更加清静了。
注释
武陵:唐朗州治武陵,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地临沅江。此诗宋本不载。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武陵郡渔人在武陵溪上捕鱼,曾偶入桃源洞。
1、前棹:向前划船。花林:桃花林。
2、幽源:即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作“幽景”,不恰。《桃花源记》说,桃花林尽处有一山洞,里头便是桃源世界,居住着为避秦时战乱而来的人。桃花源本是陶渊明虚拟的一个理想世界,故本诗云:“仙家信几深”。信:诚实,真实。
3、青嶂:高险如屏之山曰嶂,青嶂犹青山。
4、闲猿:一作“猿啼”。弥清:一作“弥深”,弥:更加。尘外:犹世外。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游岭南途中折回武陵访友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孟浩然一直仰慕前辈山水诗人陶渊明,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非常神往。
作者先写泛舟入花林,再度测桃花源仙家信几深,然后描摹水回青嶂、云渡溪阴,末句坐听猿啸,在这桃源深处、山合水回之间,内心得到清静,洗涤去尘外之物。
虚实动静结合,文笔婉转写意,深入即是佳景,物我一体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