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2023-11-19 09:58:27)
标签:

文化

情感

旅游

历史

教育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参考译文
1、终南山的翠微寺里,雨后阳光返照景色宜人。
2、闭关独居隐踪已好久,今天才拄着手杖登临眺望。
3、遂后造访空人上幽居之室,始知静修隐居者的妙处。
4、儒家和道家虽然是异门不同宗,在隐居白云山林逃避闹场方面却颇有相同的情调。
5、两人的心情都是喜得相见、志趣相投,从白天到日光落毕天黑都是共同谈笑风生。
6、日暝天黑才返还到居室高窗之下睡眠,不时望见远处有烧山的野火。
7、这不禁使我缅怀远在吴越的赤城山的标志来,更使我忆起临海县的峤山。
8、这儿有风吹泉流的清响声音,又何必要象阮籍那样作苏门啸呢!
注释
题目:一作《宿终南翠微寺》。终南一作“中山”,非。
终南:此指秦岭的终南山一段,又名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翠微寺:据《元和郡县志》,唐武德八年造太和宫于西安市长安区南五十里的终南山太和谷。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重修,改名翠微宫。后又废弃为寺。空上人:翠微寺僧人,生平不详。空,僧人法号,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1、翠微:即翠微寺。
2、闭关:闭门谢客。沈冥:亦作“沉冥”,低沉冥迹,幽居匿迹,也指隐居之人。仗:本指手杖,用作动词,则为扶、持。策:竹名,引申为杖。
3、造:到,访。幽人:幽隐、幽居之人,此指空上人。静者:清静、恬静之人。二者均指隐士、幽栖避世者。
4、儒道:儒家和道家,浩然以儒者自许,道,此指佛家。儒家与佛家思想体系完全不同,故称“异门”。云林:山林,白云山林之间。儒者隐居,僧人修道,均在山林而避闹市,他们虽然思想体系、观点主张虽然不同,然而喜爱幽静的山林却是一致的,故称“同调”。
5、喜相得:一作“相喜得”、“相憙得”,得,合。毕景:日光完毕,无日光,天黑。景,日光。
6、暝(míng):一作“瞑”,昏暗,日落,黄昏。烧:野火。窗:一作“”、“窓”、“牕”,均同“窗”。眠:一作“昏”,误。烧(shào):一作“晓”,误,指野火,此处表现色赤。
7、缅怀:遥念、追思、怀念。赤城标: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又称烧山,因土色赤红,状若云霞而得名。标,标识、标志,一作“摽”,误。。临海峤(qiáo):山名,唐代台州治所在临海,指今浙江临海县的山峰,峤,山尖而高。
8、清音:一作“清听”。苏门啸:《晋书·阮籍传》:阮籍当于苏门山(今河南辉县西北)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道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啸:嘬口出声,类似今日吹口哨,魏晋名士常用啸以抒情,成为一时风气。此二句隐含浩然要卧听风泉、隐居山林之意。
简析
本诗应作于开元十六年(728)诗人于长安应试落第的夏秋间。
开首四句写景观特色和访游的原因,隐含了落第后的闭关和追求隐逸的心情。中间六句写寺主居处幽雅,二人相喜得、共谈笑,苦闷的心情得到抚慰和解脱。最后六句写晚宿山寺的所见所忆。
作者以浓淡相济的手法,写出了由近处所见的“远山烧”而唤起的赤城标、临海峤,表明诗人己萌动了漫游吴越、弃却仕途的思想。感情起伏得当,既有向往之冲动,又有风泉清音的闲逸气韵。
刘辰翁曰:不必刻深,怀抱如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题长安主人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