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万岁楼
(2023-11-18 19:57:42)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参考译文
1、登到万岁楼上头远望故乡,独令人更加勾起乡思,愁绪茫茫。
2、天寒时节大雁南飞度,让人不堪忍受而伤心垂泪,夕日西落野猿长啼,闻之令人悲肠欲断。
3、古堤曲折蜿蜒,伸引向结冻的河浦口,远处两岸斜分近处依靠着枯槁的杨树。
4、今朝偶遇了交情极深的同袍好友,喜的是又收到了每页八行的家书。
注释
万岁楼:在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市)黄鹤山。《元和郡县志》:“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1、令:一作“怜”。茫茫:无边无际,让人看不清。
2、堪:经得住、受得住。能够,可以。日:一作“月”。猿:一作“鸟”。
3、古堤:指隋堤,隋炀帝凿通济渠,从洛阳到扬州,两岸种植杨柳。冻浦:结冻的河口,浦,通大河的小渠,此指长江对岸通济渠的入江口。远岸:长江对面的隋堤。
4、同袍友:同甘共苦、交情极深的朋友,《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八行:一作“一行”,非,旧时信笺每页八行,或称书信为八行或八行书。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七(729)诗人漫游吴越途经润州时。
诗人远离故乡,登高望远,不禁乡思萦怀,充满惆怅。“茫茫”“垂泪”、“断肠”、“冻浦”、“枯杨”,渲染了去国怀乡、羁旅苦愁的情绪,感情深挚,哀婉凄凉。
最后两句峰回路转,表达了他乡遇故知、家书抵万金的喜悦之情。
登楼言咏,诗中有画,景中寓情,以景抒情,令人身临其境,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是孟浩然山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参考译文
1、登到万岁楼上头远望故乡,独令人更加勾起乡思,愁绪茫茫。
2、天寒时节大雁南飞度,让人不堪忍受而伤心垂泪,夕日西落野猿长啼,闻之令人悲肠欲断。
3、古堤曲折蜿蜒,伸引向结冻的河浦口,远处两岸斜分近处依靠着枯槁的杨树。
4、今朝偶遇了交情极深的同袍好友,喜的是又收到了每页八行的家书。
注释
万岁楼:在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市)黄鹤山。《元和郡县志》:“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1、令:一作“怜”。茫茫:无边无际,让人看不清。
2、堪:经得住、受得住。能够,可以。日:一作“月”。猿:一作“鸟”。
3、古堤:指隋堤,隋炀帝凿通济渠,从洛阳到扬州,两岸种植杨柳。冻浦:结冻的河口,浦,通大河的小渠,此指长江对岸通济渠的入江口。远岸:长江对面的隋堤。
4、同袍友:同甘共苦、交情极深的朋友,《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八行:一作“一行”,非,旧时信笺每页八行,或称书信为八行或八行书。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七(729)诗人漫游吴越途经润州时。
诗人远离故乡,登高望远,不禁乡思萦怀,充满惆怅。“茫茫”“垂泪”、“断肠”、“冻浦”、“枯杨”,渲染了去国怀乡、羁旅苦愁的情绪,感情深挚,哀婉凄凉。
最后两句峰回路转,表达了他乡遇故知、家书抵万金的喜悦之情。
登楼言咏,诗中有画,景中寓情,以景抒情,令人身临其境,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是孟浩然山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前一篇: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后一篇: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