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2023-11-18 16:25:18)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来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参考译文
1、我来到异县这偏僻的天之一隅,就像一只孤单的帆船从大海之畔掠过。
2、与家乡亲人音信断了往来,留滞在他乡身为异客不得不多了一份愁情。
3、还在腊月就闻听了雷声震天,早来的春风已让人感到新年将是一个好年岁。
4、蛰伏冬眠的虫子在户外洞穴里被惊醒,喜鹊也在巢窝中凝视着庭院里将要发芽的树枝。
5、自己徒劳对着酒樽芳酒,伏枕卧病在床又如之奈何。
6、我到岛屿边修理船只舟桨归去吧,江海上这几日正好是风平浪静没有波涛。
注释
题目:有的版本无“作”字。疾,一作“病”。清本全题作《卧疾怀归》。
乐城:唐属江南东道温州,在永嘉东北滨海处,即今浙江省乐清巿。“三高亭”在乐清西塔山之半,俗称半山亭,以晋王羲之、南北朝谢灵运、唐孟浩然三人游此,故名。
1、隅(yú):角落,边侧。
2、滞(zhì):停留。客情:指诗人自己的愁情,客,留居异乡的人。
3、腊月:农历十二月,腊一作“臈”,二字同。东风:春风。岁和:好年岁。
4、蛰(zhé):虫子冬眠称“蛰”。户:一作“尸”,误,某些虫类,冬日蛰伏,其蛰居之穴,称曰蛰户,本句言由于雷震及气候温和,蛰虫出穴。眄(man):一作“盻”、“盼”,斜视,这里是偏着头凝视的意思”。柯:树枝。
5、尊,同“樽”,酒杯。伏枕:这里指卧病在床。
6、来:一作“屿”、“欤”。楫(jí):船桨。
简析
本诗应写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在乐城游历期间春惊蛰日前后。
此诗用四个小的对比反差进行描写:一是自己独在异乡却与乡信断了往来,二是大自然惊蛰前后蛰虫出动和巢鹊惊眄,而自己却在馆中卧疾,三是我伏枕卧病,徒对芳尊酒,四是江海正无波的大好天气,我却不能泛舟归去,加深了艺术感柒力。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来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参考译文
1、我来到异县这偏僻的天之一隅,就像一只孤单的帆船从大海之畔掠过。
2、与家乡亲人音信断了往来,留滞在他乡身为异客不得不多了一份愁情。
3、还在腊月就闻听了雷声震天,早来的春风已让人感到新年将是一个好年岁。
4、蛰伏冬眠的虫子在户外洞穴里被惊醒,喜鹊也在巢窝中凝视着庭院里将要发芽的树枝。
5、自己徒劳对着酒樽芳酒,伏枕卧病在床又如之奈何。
6、我到岛屿边修理船只舟桨归去吧,江海上这几日正好是风平浪静没有波涛。
注释
题目:有的版本无“作”字。疾,一作“病”。清本全题作《卧疾怀归》。
乐城:唐属江南东道温州,在永嘉东北滨海处,即今浙江省乐清巿。“三高亭”在乐清西塔山之半,俗称半山亭,以晋王羲之、南北朝谢灵运、唐孟浩然三人游此,故名。
1、隅(yú):角落,边侧。
2、滞(zhì):停留。客情:指诗人自己的愁情,客,留居异乡的人。
3、腊月:农历十二月,腊一作“臈”,二字同。东风:春风。岁和:好年岁。
4、蛰(zhé):虫子冬眠称“蛰”。户:一作“尸”,误,某些虫类,冬日蛰伏,其蛰居之穴,称曰蛰户,本句言由于雷震及气候温和,蛰虫出穴。眄(man):一作“盻”、“盼”,斜视,这里是偏着头凝视的意思”。柯:树枝。
5、尊,同“樽”,酒杯。伏枕:这里指卧病在床。
6、来:一作“屿”、“欤”。楫(jí):船桨。
简析
本诗应写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在乐城游历期间春惊蛰日前后。
此诗用四个小的对比反差进行描写:一是自己独在异乡却与乡信断了往来,二是大自然惊蛰前后蛰虫出动和巢鹊惊眄,而自己却在馆中卧疾,三是我伏枕卧病,徒对芳尊酒,四是江海正无波的大好天气,我却不能泛舟归去,加深了艺术感柒力。
前一篇: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后一篇: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