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2023-11-12 20:26:06)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教育

情感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谓予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
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己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托山门,谁能效丘也。

参考译文
1、我自谓只有我过去唯独迷恋儒家之道,寻求仕进而遭到失败,哪知道恰逢您亦是仕途受挫而在野。
2、我们的结交之谊有如指着松柏起誓,一定会长青,今天结伴去佛寺问法访僧。
3、通往寺院的小溪条件恶劣仅能容下小舟,难以行进;只好换乘马匹而去,一路怪石丛生,屡屡使马受惊。
4、符公居处环境最幽寂绝深,在那里所住的僧人也皆是一心静修者。
5、云雾簇拥成团从寺院座落的一偶兴起,从上往下看广阔的天空好像落在层层的石阶之下。
6、在云门寺上人那里亦有何见闻呢?他把一切尘世俗念都已经舍去了。
7、除了“四禅”的境界符合“真如”的理论以外,其它一切欲望、杂念都是虚假不实的。
8、我愿承受甘美的雨露滋润,欣喜我也得到了恩惠之风的拂洒。
9、这里的僧人依恃和栖止都托付给了这深山寺门,谁还能去效仿孔丘周游列国、积极从政呢?
注释
云门寺:在今浙江绍兴市南的云门山,据《清一统志》载,晋义熙三年,有五色祥云见,安帝诏建寺,号云门。晋王献之居此。符公:即诗中的“上人”,云门寺僧人,名履不详。兰若:梵语“阿兰若”之略称,意为空寂闲静处,常指僧人所居寺院。
薛八:姓薛行八,唐时常以排行称人,越州人,名履不详,孟另有《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广陵别薛八》,为诗人在越中结识的好友,也一个仕途不得志而漫游四方之人。
1、谓予:自谓。独:一作“游”。方:儒家所谓的“道”,即仁爱,这里泛指习儒求仕。在野:未在朝任职,与在朝相对。
2、柏,一作“柏”。法:佛法,即佛教所称的宇宙本原、道理、法术等。
3、劣:恶劣,仅仅,仅能。怪石:一作“恠石”、“石怪”。
4、所居:一作“所住”、“所佳”、“所往”。静者:没有尘念、一心静修的人。
5、隅:角落、边侧。此二句一作“密篠杂路傍,清泉流舍下。”
6、闻:一作“闲”、“问”。尘念:佛家称人世间的现实为尘世,尘念即尘世之念。都:一作“俱”。
7、四禅:指四禅定,佛家有参禅入定的四种境界,从初禅定至四禅定,境界渐高。合:符合。真如:永久不变的真理,此指不受外因干扰而永久不变的平静心境。
8、承:承受、承接。甘露:甘美的雨露。惠风:和风,这里指恩惠之风。
9、托:一作“此”。山门:山寺的大门,此代指佛寺。丘:孔丘。此句一作:“谁知効丘也。”、“谁愿教丘也。”
简析
题目:往:一作“造”。宋本作《云门兰若与友人同游》,汲本依宋本,但改“游”为“往”。
此诗约作于开元十九年(731)诗人漫游吴越期间。
作者紧扣题目“最幽”,与友人结交、一同往寻,运笔有致,意境清幽。描写的小溪、怪石、云簇、天空等景致引人入胜,令人惊异。四禅、真如、甘露、惠风等佛语入诗,和谐自然,增添了一份恬静和美。
南宋刘辰翁曰:末句也字似散语,亦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