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2023-11-07 21:00:23)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教育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唐 孟浩然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翦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汉江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注释
《全唐诗》于此诗题下有注“韩公父尝为襄州使”。韩使君:韩朝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由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贬洪州刺史。另有《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使君:汉代以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除:拜官任职。洪州:古时江西南昌、河南辉县称洪州,唐时在南昌。都曹:都督。
1、朝朝宗受命任襄州刺史,又受宠荣承袭了父亲的官职。述职:向中央陈述职守,这里指就职。抚荆衡:管理荆州及衡阳,“荆及衡阳惟荆州。”分符:持竹使符。袭:承袭。
2、韩朝宗勤于政务,经常车马簇拥往来巡视辖区各地,前后各类事务都依赖他谋划决断。拥传:簇拥车马,传(zhuàn):官府专用车驾。专城:刺史、太守等地方主官。
3、韩公虽调离,但他的业绩像甘棠犹在,受到人们喜爱,就像波涛澄清后水更加清澈一样。勿翦棠:《诗.召南.甘棠》之典,翦:剪除,棠:甘棠,喻官吏德政。
4、继其父之后又被推荐至汉江一带治理,政绩卓著,不久后又改任豫章新职。重推:重新又被推荐。理:治理,旋改:很快又改任,韩朝宗在襄州任职2年多。豫章:洪州。
5、韩朝宗在襄州、荆州一带任职期间,就象召信臣和羊祜一样留下了爱和美名。召父:召信臣,西汉寿春人,元帝时任南阳太守,多行善政,时人尊为“召父”,后迁河南太守。羊公:指西晋羊祜,镇守襄阳,行德政。
6、官员衣冠整齐列于饯行道路两旁,年高徳望老者簇拥在官吏的仪仗旗帜之前。衣冠:古代士大夫服饰,此借指各级官吏。祖道:出行前拜祭路神,此指饯行的道路。耆旧:年老望重之人。前旌:出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7、清晨我们在岘首山下迎风隆重送行,夜里到了江陵人们又举着火把迎接。江陵:县名,在今荆州市一带。
8、我没有徐孺子那样的才德,韩朝宗却象陈蕃对待徐孺子那样对待自己,实在惭愧,不敢自称知音。此处用“东汉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典。同声:同声相应、乐声相和,心意相合。
(按:至此孟浩然17首岘山诗己专门赏析14首,余下3首将分别在鹿门篇《登鹿门山》、汉江篇《初春汉中漾舟》、陕西篇《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中分享。)
唐 孟浩然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翦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汉江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注释
《全唐诗》于此诗题下有注“韩公父尝为襄州使”。韩使君:韩朝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由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贬洪州刺史。另有《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使君:汉代以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除:拜官任职。洪州:古时江西南昌、河南辉县称洪州,唐时在南昌。都曹:都督。
1、朝朝宗受命任襄州刺史,又受宠荣承袭了父亲的官职。述职:向中央陈述职守,这里指就职。抚荆衡:管理荆州及衡阳,“荆及衡阳惟荆州。”分符:持竹使符。袭:承袭。
2、韩朝宗勤于政务,经常车马簇拥往来巡视辖区各地,前后各类事务都依赖他谋划决断。拥传:簇拥车马,传(zhuàn):官府专用车驾。专城:刺史、太守等地方主官。
3、韩公虽调离,但他的业绩像甘棠犹在,受到人们喜爱,就像波涛澄清后水更加清澈一样。勿翦棠:《诗.召南.甘棠》之典,翦:剪除,棠:甘棠,喻官吏德政。
4、继其父之后又被推荐至汉江一带治理,政绩卓著,不久后又改任豫章新职。重推:重新又被推荐。理:治理,旋改:很快又改任,韩朝宗在襄州任职2年多。豫章:洪州。
5、韩朝宗在襄州、荆州一带任职期间,就象召信臣和羊祜一样留下了爱和美名。召父:召信臣,西汉寿春人,元帝时任南阳太守,多行善政,时人尊为“召父”,后迁河南太守。羊公:指西晋羊祜,镇守襄阳,行德政。
6、官员衣冠整齐列于饯行道路两旁,年高徳望老者簇拥在官吏的仪仗旗帜之前。衣冠:古代士大夫服饰,此借指各级官吏。祖道:出行前拜祭路神,此指饯行的道路。耆旧:年老望重之人。前旌:出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7、清晨我们在岘首山下迎风隆重送行,夜里到了江陵人们又举着火把迎接。江陵:县名,在今荆州市一带。
8、我没有徐孺子那样的才德,韩朝宗却象陈蕃对待徐孺子那样对待自己,实在惭愧,不敢自称知音。此处用“东汉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典。同声:同声相应、乐声相和,心意相合。
(按:至此孟浩然17首岘山诗己专门赏析14首,余下3首将分别在鹿门篇《登鹿门山》、汉江篇《初春汉中漾舟》、陕西篇《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