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恋三十六(原野长篇小说)
(2009-07-22 12:36:18)分类: 上海之恋 |
客户多订中国食品。但是,老板娘为了多赚钱,进的中国食品都是二等品,卖出去的中国食品,腐烂变质,缺斤少两经常发生,吕菲她们经常接到客人的投拆电话。一天,
吕菲接到大板一个叫王芬的投拆电话,说她前两天订的中国月饼已经长毛了,订的小黄米也少2斤,吕菲把客人反映的情况写在苦情纸上,向孙影反映,孙影看完以后,无动于衷,不给处理。
客户气得要求退货,在电话中大骂不止,吕菲把电话转到孙影接听,客户把孙影骂得狗血喷头,孙影听完电话,气得脸红脖子粗,她怒气冲冲地走到吕菲面前,冲着吕菲大声咆哮起来,吕菲理直气壮地说:“谁让你不处理了,客户骂你活该。”
孙影大声说:“以后客人的电话别转给我接听。”说完瞪了吕菲一眼,气哼哼地回到她的办公桌前。从那天开始,她开始处心积虑地找吕菲的别扭。
吕菲下班回家,把白天跟孙影吵架的事向山本说了。
山本气愤地说:“在日本经商是最讲诚信两字,日本的国民素质普遍很高,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严格检查质量,对吃的东西更是严格把关。
你们卖的中国食品,大部分都是卖给在日华人,这不是中国人坑中国人吗?还有一点民族同情心吗?在这样做下去,把中国人的尊严和人格都给丢尽了,为了挣钱,干一些有损民族国格的事,让日本人耻笑吗?”
吕菲说:“我们只负责订单,送货都是东京总部送货,出了问题,公司把责任都推到我们身上,要扣罚我们工资,公司管理一片混乱,客户大骂公司是一个骗子公司,我们被客户骂得无地自容,我真不想再干下去了,把客户都给得罪了。等过完春节,我就辞职换别的工作做。”
山本说:“老板娘这次来,也给我们杂志部开会了,说杂志部也在亏损,销量不好,将来很可能要停办,公司面临着全面崩溃。一个不讲诚信的公司,靠欺骗客户做生意的公司,早晚要垮台,商场是无情的,靠一时欺骗可以得逞,但不会长久下去。
我的前一任编辑长大岛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日本新闻界也是赫赫有名的,当初把他挖来时,费了一番周折,但公司只用了半年,就对大岛先生的工作开始不满,把他排挤走。这对夫妻是一个过河拆桥的人,根本不讲做人的道德,言而无信。再这样做下去,老板和老板娘的名声在日本会一败涂地。”
吕菲说:“等春节过后,你再重新应聘工作吧,不要守着这一棵树吊死。给这样不讲诚信的老板打工,没意思,也没奔头。”
山本说:“在日本的企业,不愿招聘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喜欢整人,干工作喜欢需滑头,把心思不放在工作上,如果三个中国人在一起干工作,就开始互相排挤,互相挖苦,互相瞧不起,互相讲究对方,这是日本公司不愿招中国人的主要原因。
不是我们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而是中国人自己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在日本偷东西杀人几乎都是中国人干得,所以,中国人现在申请到日本留学或打工手续越来越严格,审批也越来越严。
在中国出国的人当中,有一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格和人格,在国外干一些有损国格的事,还是大有人在,正是这些人,给中国带来了负面影响。你们中国人不要光谴责日本人,也要找找自己的原因。打铁还要自身硬才行。”
吕菲说:“以前都是我错怪了你们日本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人的素质是不一样的,受文明教育的程度也不一样,都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山本说:“我们日本人是非常节俭的,日本是一个储蓄大国,国民都很勤劳,在日本60岁以上的老人照样出来工作,没有人会笑话。
而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都在家怡养天年,有的老人依赖儿女养活,有的依赖国家养活。
这就助长了国民的懒惰性,中国的国家公务员,50岁就开始不思进取,等着退休拿国家的工资,整个民族都缺乏奋斗拚搏的精神,中国要想尽快的改变目前的现状,国家的各项体制都要全面改革,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整个国家才能来个大变化。
我觉得中国目前改革的脚步还是迈得不大,观念还是保守。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这是整个国民的悲哀。”
吕菲说:“我当初辞职来上海打工,也是厌倦了国有银行人浮于事的工作作风,上班每天都是混日子,一张报纸,一杯茶水可以打发掉一天的工作。
同事之间在一起总是打麻将,吃吃喝喝拉关系,提干根本不看工作能力和水平,看谁会流须拍马屁,看谁给领导送礼多,谁在单位就吃得开,谁就是领导的红人。
当上行长以后,还要往上面送礼,不送礼行长就别想做稳,还会被排挤下来。所以那些行长就靠又贪污,又勒卡企业和职工的钱往上送礼,所以国有银行大部分都亏损经营,那些行长把心思都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没有放在经营管理上,国有银行不亏损才怪呢。我看不惯这一套,一气之下辞职不做了。多亏来上海打工,否则上哪去认识你。”
吕菲说完,冲着山本笑了一下。
山本把吕菲拥进怀里,温柔地说:“菲,从今往后,我们要生死相依在一起,我只要有口饭吃,就会有你吃的,我会爱你一辈子,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因难,只要我们俩人在一起齐心合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吕菲说:“山本,哪怕你要饭我也会跟着你,我只爱你这个人,你有才华,有爱心,还热爱我的祖国,这就足够了,不管到天涯海角,我都会跟你在一起。跟你在一起,感到时间过得非常快,每天一看到你,我就非常快乐,这是我以前不曾体验到的快乐。”
山本笑着说:“菲,你让我重新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唤起了我内心中沉睡已久的创作激情,我最近创作的热情非常高涨,我的闲话散文最近在日本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我最近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鼓励我继续写下去。
我写的《行走云南》在读者中反响也很大,许多日本人要去云南丽江旅游。这本介绍中国文化的杂志,在日本刚刚有点名气,老板娘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和这本杂志的深远影响,一再干预这本杂志,老板也是没有主见,听从妇人之见,我看这本杂志早晚要夭折在老板娘手里。”
吕菲说:“以后杂志不管能不能办下去,你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一年多来,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你为了让日本读者了解中国,不顾星期天和节假日,到祖国各地去采访茶馆,每月都经常义务加班到深夜,有时通宵达旦,你呕心沥血办这本杂志,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将作为最好的见证人。”
山本说:“我一直在作中日文化工作,我写的采访文章都是用日语写的,我采访时用汉语提问,写时用日语,日本人都能看明白。我父亲在九泉之下也应该欣慰了。
他的儿子不但做中日文化工作,还娶了个中国人做太太,这也是我父亲最大的心愿。通过国际联姻,消除两国之间的历史仇恨,消除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和民族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