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跟西藏有点故事

标签:
西藏旅游拉萨杂谈 |
人人都跟西藏有点故事
桂杰
(远眺布达拉宫)
(小店招牌)
(拉萨印象)
(哲蚌寺掠影)
这是杨云第四次进藏,前三次有一次是飞机,还有两次是自驾游,一次走的是青藏线,一次走的是川藏线。这次她选择了做火车从北京直接抵达拉萨。杨云对西藏着魔。西藏是惟一一个让她能够抛下女儿和老公拔腿就走的地方,也是她最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地方。
13年前,杨云第一次进藏,她那时候还是一个刚毕业几年的疯丫头,随着车队走青藏线。与所有人不同的是,她的车里除了自己,还有两个她最心爱的伙伴,两条狗“挠挠”和“痒痒”。只是,她当时前往西藏的目的是为了安葬这两只她最心爱的博美犬。一路的风雨兼程,它们两个就安静的躺在她的身旁,似乎熟睡过去,似乎根本没有离开。那年的夏天,杨云开车到超市买东西,两只爱犬被她锁在车上,“我原本以为很快就能出来,没有想到有事儿耽搁了一会儿,结果,两只狗给热得中暑了,顺嘴吐白沫,后来,我带着到医院打点滴,居然没有抢救过来。”两只爱犬的离去让她难以释怀,处于巨大的伤痛之中,一直在检讨自己的不是。
杨云决定把挠挠和痒痒安葬在西藏那木措湖畔边上,她希望那木措的湖水能够让两只爱犬的灵魂安宁。带着这样的一种夙愿,杨云启程了,到拉萨的路途是她与两只爱犬最后相伴的一程,她感恩,她安宁。“每次进藏我都要到那木措看望它们,蓝蓝的湖水中有它们的影子。”回忆的时候,杨云的眼中总是会涨满潮水,西藏有她想要的景色,最关键的是西藏还保留着她乞求轮回的爱。
阿香对于西藏的记忆也是刻骨铭心的。那次,她被单位安排到西藏珠穆朗玛峰脚下出差。三十岁出头的她在半年前刚刚经历了一次流产,对于高原的感觉,正如同她对于生命对于未来的感觉一样,充满了向往。到了西藏之后,美丽的风光和明亮的日光外,就是痛苦的高原反应。她头疼欲裂,夜里难以入眠,居然还呕吐了。众人心急,赶紧找来一大堆药,却有当地的一个藏族阿妈,劝她不要吃药,告诉她说说不定是别的原因。她跑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居然宣布是她怀孕了,闻听此言,她兴奋不已,她和爱人坚持认为,正是西藏的神秘力量能够让她心想事成,让她能够成功孕育下生命的种子。从此以后,西藏成为她内心永远的福祉,也成为了心灵的另外一个故乡。
一个关于死,一个关于生,西藏是故事的源头。我和小杜是从西藏回来的飞机是认识的,交谈中才发现我们居然住在相隔不远的两个小区,可以说算是近邻了。小杜是80后,还没有成家,此次是去西藏的一个偏远山区搞设备安装,一走就是一个月。在那个叫加查的山区,小杜体验到了孤独的滋味,电视只有五个台,还有两个是藏语台,上网信号不太好,出山的路又曲折又危险,遇到错车的时候,只能让另外一辆车退回去,要不谁也过不去。然而就是在这一个月,他遇到了一辈子也无法见到的风景。一天傍晚,刚刚下过阵雨后,天空开始放晴,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的颜色越来越重,正当他认真地欣赏时,更奇异的景象出现了,天空中居然出现了第二道彩虹,双彩齐辉。
“北京空气质量很差,我长这么大,别说双彩,就是一道彩虹挂在天上的图景也很难看到。”小杜说,“到了西藏我才知道,在这里最奢侈的事情不是吃肉喝酒,不是唱歌跳舞,而是头顶是一尘不染蓝天白云。我甚至觉得头顶上的天空蓝得有点假,这么多年,我第一次这么长的时间享受这样的蓝天和白云。”和小杜生活在一个城市的我,也有着与他一模一样的感受。初秋的阳光下,我和同行的几个伙伴在布达拉宫前的马路边上慢慢地走着,感受着清爽的微风,看着巍峨高大的深红色的布达拉宫,一种久违的惬意和松弛涌上心头。我发短信告诉朋友,布达拉宫上空的白云像是被谁不小心扯坏的裙子,露出的一角天空显得格外湛蓝、格外诱人、格外让人想入非非。这样慢慢的走着就是旅游,这样细细地看着就是旅游,西藏真的让我醉了。
我和小杜与西藏的故事最平凡不过,故事的内核就是我们如何与这些神奇美丽的自然景物相对,如何在回来的飞机上对蓝天白云倍感奢侈。我告诉小杜,其实人人都跟西藏有点故事。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小程八年前来西藏旅游,认识了西藏大学的一位老师,两个人一见钟情,居然在认识三天后“奉佛的旨意”结婚了。此后,小程就留在了西藏工作,至今已经有8年多了。
此次进藏,小程抽时间陪我去了一趟哲蚌寺,寺庙里人少,我们沿着小路上山,我居然听到了“咕咕咕”很怪的叫声,小程告诉我,这是斑鸠的叫声,人特别多的时候它们就会躲起来。我在溪流边还看到一位阿妈,一粒一粒一边数着一边把手中的青稞种子撒向溪水里,然后被湍急的溪水冲走。她的身边摆着一个普通的热水瓶,我以为这是她上山带的水。小程说,不是,里面装的是融化的酥油,一会到庙里拜佛添加到酥油灯里用的。8年的时间,小程已经不再是西藏的过客,而是西藏的主人了,她的心早已经不再漂泊,而是安放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庙一水之中了。
真的,人人都和西藏有点故事,我们应该抽出时间到西藏去寻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