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苹果和保龄球的秘密
(2010-08-29 22:54:36)
标签:
铁头情感家庭杂谈 |
绿苹果和保龄球的秘密
桂杰
铁头从三岁起开始上幼儿园,每天早上,他都特别期待爸爸妈妈能够亲自送他上学。上学路上是很重要的亲子时间,也是非常美妙的人生时刻,我们用发现的眼睛把上学的这段路程变得特别有意思。
在原来的运通花园的橄榄之家上学时,我们从立交桥下面拐过来向右行使时总会看见一个“洗车”的牌子,旁边还有一块牌子写着“出租车伍元”,每天从这里路过的时候,我都会和铁头大呼小叫争着说“洗车”,“出租车伍元”,为了抢到第一,我们常常是刚出家门就开始酝酿,一过桥常常是同时脱口而出,然后哈哈大笑。接下来的一路,我们抢着说的事情还有很多。出太阳的时候,我总会指着温榆河的水说:“波光粼粼!”铁头看着红灯绿灯,有点堵车的情形,回我一句:“车水马龙”;接下来,还有一个标着“7KM,14KM”的路牌,接着是北京理工大学分院,然后是A公馆,进门之后还有限速5公里和大黄狗之类。
最美好的记忆是在春天,到学校的一路上都可以看见路边随处开放的二月兰,蓝色的,迎风跳舞。还有那家幼儿园所在的别墅区,春天的时候柳树绿了,像丝条一样漂亮,于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诗句,铁头一下子就记在了心上。
欣赏自然,欣赏城市的每一个独特印记都成为上学路上的乐趣。陪伴儿子上学的一路有音乐,有笑声还有熟悉的许多景物。
3岁半的时候,铁头转了一家幼儿园。此时,铁头和我有了新的秘密,那就是上学路上要路过的保龄球馆和绿苹果网吧,每次经过那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两个总是心跳加快,精神高度紧张,每每双双脱口而出“保龄球,绿苹果”。有时候刚刚离开家门,老爸就开始在车里制造紧张气氛,“注意啦,某个同志,注意啦!”“保龄球,绿苹果!”我们双双大叫。“我第一!”“是我先想到的!”“是我!”“你是爸爸提醒的,你们作弊!”我和铁头几乎要吵起来了,还是爸爸出来打圆场,“铁头第一名,妈妈赢了!”这句狗屁不通的话居然被铁头接受,扑到我怀里又笑又叫。
我们的竞争发展到最后变成了恶性竞争,常常是一出小区门口就抢着说,为了赶上他的速度,有时,我干脆就简化说两个字“宝、绿”。甚至有一次他刚睁开眼睛就挣扎着对我说:“妈妈,保龄球,绿苹果!”我大笑不已,他太想赢了。
其实,铁头2岁多的时候,陪我们到那家保龄球馆去过很多次。从小时候打矿泉水瓶子开始,他就成为了狂热的保龄球爱好者,总是期待着能够和爸爸妈妈去打保龄球。到了三岁左右的时候,铁头终于可以勉强把最轻的7磅的保龄球抱起来了,用力甩出去,但一般是掉到沟里面。可铁头还是为打保龄球这件事着迷并乐此不疲。
渐渐的,他在成长,但对于保龄球的爱和记忆却藏在了心里面。
后来,我们给铁头定了班车,每天早上7点50分,班车 和班车老师会来接他上学。铁头对于这个决定特别反感,他哭着说:“我喜欢爸爸开车送。”但老爸态度坚决:“必须坐班车。”我也在一旁添油加醋:“爸爸妈妈都很忙,哪里有时间整天接送你啊。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做班车。”我们给铁头做思想政治工作,习惯成自然的说服了他。一年以后,暑假临近放假,学校的班车检修了,我们又担负了接送铁头的任务。每天抢着说“保龄球、绿苹果”的乐趣又重新开始了。有一次,我问他:“你坐班车的时候,会和同学说保龄球的事吗?”他摇摇头,不会啊。
原来如此。
但是,当我们恢复这种游戏的时候,通州新城改造开始了,保龄球馆和绿苹果网吧都被列入了拆迁的内容,它们旁边的建筑物已经纷纷倒下了,包括我们三个很喜欢吃的澳门豆捞火锅。“妈妈,秋千没有了。”铁头还在惦记那家店里的秋千。“保龄球和绿苹果也会被拆掉。以后这里全都变样了,你还会说保龄球的事吗?”我问他。铁头无奈的摇摇头。“不会说了。”
铁头说:“妈妈,我们一起哭吧!”“呜呜呜……”我和铁头假哭起来。
见状,小黑感慨万千。城市迅速发展和生长的代价之一就是抹平了所有童年的记忆,那些轰然倒塌的建筑物把属于童年的很多秘密也一起无情的带走了。出生在农村的人,若干年后回乡,还会看到家门口的小桥流水,村口的那几棵大树,上山的翠竹,山后先人的墓碑。然而,在城市里的人,即便不是夹着行囊搬来搬去,也无法保全自己的记忆。一个铁头这样的小孩再也不会在上学的路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惦记的“保龄球、绿苹果”了,这可真让人难过。
我决定在这片建筑物拆迁之前给铁头拍摄两张照片,等他长大之后再把我的感受告诉他,再把这些有趣的故事讲给他听。不要忘记,保龄球和绿苹果曾经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和快乐。
(妈妈感悟: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创造快乐!找出独属于你和孩子之间有意思的话题,比如路边的牌匾,比如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都会缩短家长和宝贝之间的心理距离。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干脆把自己变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