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食物不能带给我们安全感时
曾经收到过一个哥们的短信,题目是:中国人的幸福生活,正文如下:一早起床用XX致癌牙膏刷牙,给儿子冲一瓶碘超标的XX奶粉,自己喝杯过期的XX牛奶,馒头里夹点臭水池里面腌的榨菜。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下午下班和朋友到新开张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其中有一盘用避孕药催大的鳝鱼丝,一碗感染了猪链球菌的红烧肉,一盘尿素泡大的豆芽,一个和牛肉炒在一起的毒粉丝,浇上头发酿的酱油,老板给你上一杯重金属超标的碧螺春,再喝点高甲醛含量的啤酒...请慢用。
看完之后,在笑了一阵之后,心里竟然有了一种酸酸的感觉。近来,红心鸭蛋和多宝鱼又接连出问题,突然间,仿佛觉得身边的世界处处是陷阱,到处都是有害的东西,放眼望去,竟然不知用什么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
从湖南乡下老家来京和我们共同生活的公婆,对于北方或者说北京的评价是这样的,气候特别好,天天是个晴天,不像南方总是阴雨,还有就是大城市可以玩耍的地方多,公园里人多树绿,特别开心,惟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吃的不好,菜没有菜味,肉没有肉味,而鸡啊鸭啊这些家禽更是不好吃,都是用饲料迅速催肥的,他们甚至根本就拒绝吃那些东西。
对于乡下老家的吃的,我是有发言权的。
前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公婆还有小黑一起回了南方的家,临回去之前,我生了一场病,感冒发烧至39度多,上火车的前一天病才算好。回到老家之后,嫂嫂为了给我补身子,每天杀一只家里自己养的鸡熬汤,冒着香气溢着黄灿灿一层鸡油的鸡汤一上桌,我就有了食欲,胃口大开,而且,几天来,尽管气温严寒,冷雨凄凄,我竟然一点感冒的意思都没有,我说:“多亏了嫂嫂的那几只鸡呀!”除了有鸡汤喝,回家还吃到了那种金灿灿的鸡蛋,看到那种鸡蛋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有的地方管炒鸡蛋叫做炒“黄菜”了,城里鸡蛋那种惨白的颜色和黄可是一点也不沾边的。更神的是,家里一只鸡,由于饲养的好,生出来的鸡蛋皮竟然是淡绿色的,据说这种鸡蛋又好看,营养价值又高,那只鸡,嫂嫂一直没有舍得杀掉。
此外,老家的蔬菜就长在自己二层小楼下边的河滩上,每天想吃的时候,跑去现采一些拿来洗净就可以了,在老家炒青菜,不放那些葱、姜、蒜、味精、鸡精、酱油等调料,就只是放些油,然后翻炒,稍微的添加一些水,刚出锅的菜,绿油油的,香喷喷的,还有一点甜味,我在老家面对这些吃的,由衷的感慨吃东西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离我们似乎越来越遥远。
平时看电视我们必看却又最不想看的就是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火腿肠里加敌敌畏防虫,粉丝有毒,酱油用头发腌制,香肠生产企业苍蝇乱飞,罐头装的腌制食品过期等等,每一次都让我们触目惊心,每一次都让我们眼前的饭菜变得难以下咽,有时甚至悲观的想,这个世上喝一杯清甜的水、吃一口喷香的饭,嚼一口天然的菜就这么难吗?
来了北京之后,承担了买菜煮饭任务的公婆先是学会了很多以前不曾学会的技巧,比如去鉴别什么样的鸡是土鸡,看什么样的菜没有添加尿素,买西红柿他们总是买一些发青的回来,我一问才知道,太红的西红柿怕别人抹了药,而发青的西红柿是好的,此外,由于公公以前干过杀猪生意,也知道如何辨别什么样的猪肉没有注水,什么样的猪肉是新鲜的。就是这样,一次,公婆还是不小心买了一袋米是陈化粮,煮出来的饭颜色发黄,一闻味道很不对。小黑恼火的跑到米店,在痛斥一顿之后,又换回了一袋好米。
还记得怀孕的日子,我对于吃变得格外敏感,每次在外面的餐馆吃饭都要战战兢兢,怕吃坏了胃口,同时,也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忌了那些洋快餐和饮料,幸福生活就意味着备受呵护,我想,面对食物,那也许是我一生中最美好最忐忑最难忘的时刻了。生了铁头之后,因为要给他喂奶,我们每天依然对食物充满了警惕,看到铁头吃东西时候的那种贪恋和享受,我明白,这个世界上,食物可以很容易带给人类安全感和幸福感,但现在全变了,这究竟该怪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