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杭州世界遗产皇城遗址杨鸿勋开发商建筑毁坏文物文化 |
文物局该阻止皇城遗址上建豪
桂杰
5月5日,一段《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元豪宅》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开发商正在大举破土动工挖地基,铲车所挖掘和破坏之处是位于杭州馒头山东麓的南宋皇宫遗址上,而且正是皇城的核心部分东宫遗址。根据中央电视台的现场报道,有文物爱好者在现场淘出一些物品被文物专家鉴定为为廊柱、地砖等南宋时期文物。
据了解,2001年,南宋临安皇城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家列入“十一五”100处重点保护遗址名录。在2007年,中国文物研究所、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就联合编制了《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保护规划》。而在2003年3月,由于在万松岭隧道施工中发现了南宋御道遗址,被称为“西湖第二环线”咽喉的万松岭隧道还因此停工并修改了规划。
在“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豪宅”一事被曝光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对比。4月21日,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正秋、杭州市文化局原局长胡效琦等7位教授向媒体愤慨投书,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制止正在杭州南宋皇宫东宫遗址上进行的大规模商品房开发。与专家的火烧眉毛、痛心疾首的心情不同,对于此事,浙江省的文物部门却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冷静。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称对此事不知情,杭州园林文物局从未向浙江省文物局报批过。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拿出的今年4月28日向杭州市政府递交的红头文件上,居然称开发商建房所在的位置是位于皇城与临安诚之间的位置,南宋皇城的东界只能在馒头山东麓的一代——这种说法与杭州园林文物局在2002年的考古发现自相矛盾,也与诸多专家的判断相左,短短7年间,皇城竟然从9里变6里,而且东宫遗址也人不知鬼不觉地“迁移”了。
本应该站出来保护文物捍卫皇城遗址不被破坏的文物部门,却采取了这样一种态度,千方百计想法设法的为开发商动土铺平道路,真不知道这里的胆量来自何处?
更让专家拍案而起的是,根据相关规定,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工地都应该有一个由规划局签署的公示规划图,然而在规划最终没有被审批的情况下,这块土地却被政府拿出来进行竞招拍卖,并以8亿元的高价成交。
听到“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豪宅”的新闻后,这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杨鸿勋教授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只有两个字:“违法!”
作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员,他和同事曾多次到该南宋皇城遗址考察,大家都认为该遗址的开掘将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他说,杭州是国家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南宋首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应该受到保护。在遗址区搞开发必须要申报文物考古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复,并由建设单位出钱,责成考古队前来钻探,专家鉴定完了没有保存价值才能盖房,随便动工属于违法行为。此外,在考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物和廊子、台基等遗址,必须马上停止开发,进行文物保护和挖掘工作。
“这么重要的事情,首先要由文物部门站出来阻止,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由网友站出来说话简直是个笑话。”杨鸿勋说,“现在这个项目必须立即停工!必须要停止破坏!”
就在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豪宅被网上曝光并被诸多媒体关注的同时,记者还在网上发现了另外一份名单,上面写的是《近年来天津市消失的文化遗址名录》,记者清点了一下发现这些名录一共有30多处,很多遗址都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在中国各大城市建设高楼大厦和进行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文化遗址、老房子在挖掘机粗暴的挖掘下毁坏并消失殆尽。
我还记得,在山东某县的“天下第一高龄银杏树”前,一位从美国回来白发苍苍的老者曾经满怀深情地说,“你看看,这里的一棵银杏树就有几千年的历史,比美国这个国家的历史还长,在国外,想到这一切我就会深深自豪。”然而,他又感慨,为什么在国外的一些地方,一个名人生活过的房子,甚至使用过的烟灰缸都会被当成“宝贝”保护起来,甚至一个文学家喝过咖啡的咖啡馆都成了当地最有名的“老房子”,没有人舍得动它一砖一瓦。
“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豪宅”的背后是杭州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粗暴而急切的动工与声势浩大的申遗相对照,是一个多么大的讽刺。殊不知,申遗如果成功,南宋皇城遗址即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成为全世界的“埋藏文化财产”,如果搞基建必须得到联合国的认可。
一所历史名城,盖房子搞开发早应形成一整套保护和评估办法。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文物部门要出来阻止,不能和开发商穿一条开裆裤——古老中国的生命印记不能肆意破坏,以牺牲文物遗产来换取经济利益的做法必须被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