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课前细节
(2024-01-04 23:28:25)教育随笔:课前细节
教学相长的麻烦在于,我们不知道该在那里“长”,该怎么“长”。一个教师往讲台是一站,就开讲,是不是就意味着教与学的开始?我的意思是,在多数教师眼里,教学就是教师一个人对预设内容的铺展,顺着自己的思路或者内容的顺序逐一展开。这就是教学的状貌或者叫全部。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当教师开始教的时候,学生的学准备好了吗?或者说学生进入到学的程序中了吗?所以,教师开讲之前,必须对学生的学有个“预热”。
点名。也就是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不是一般情形下的点名,而是有针对性地“喊醒”那些没有进入听课状态的学生,点他们的名字。这些学生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比如低着头在那玩手机。所以教师需要直接点他的名字,把他“喊”醒,告诉他把手机收起来,把书拿出来,把笔拿出来,把本子拿出来。这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教师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将学生的名字和学生本人对上号。如果一个教师在一个班级上了好长时间的课,还仍然记不住学生的名字,那么,他的课就极有可能要打折扣。当然,如果教师本身就是班主任,一般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对教师来说,认得每个学生的名字,是把课上得有质效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
坐正。也就是要学生坐端正。所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古人“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是有道理的。坐正,腰要挺直,两肩端平,眼睛看着讲台。双手呢?双手平放在课桌上。如果发现坐得不正的学生,就要点他的名,要他坐正。正确的坐姿不仅是学生保持专心听课的前提,也是对学生身体的关护。坐没有坐相,往往是分心与走神的征状。
桌净。就是课桌上要干净。这个干净,不是单指卫生,也不是指课桌是什么都不放,而是指上课时,学生课桌上,只能放三样东西——课本、笔记本和笔。我们许多学生的课桌是几乎都码放着高高耸起的书山。看上去好壮观的样子。其实,学生在课桌上码放许多书,真正的目的不是拿书方便,而是为自己提供一个遮护——做小动作,比如玩手机,提供方便。所以,教师上课前要让学生清理课桌,将课桌是与上课无关的书籍搬走,只放三样——课本、笔记本和笔。
上述三个细节,看似与教学关系不大,其实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前设。教学相长,我的理解是,教师开始教的时候,一定要先关注或解决好学生的学,也就是让学生和教师进入同步状态,这样教与学进入“长”的环节才有可能。否则,教师不管学生状态如何,一上来就开讲,难免会出现“你讲你的,我玩我的”现象,教与学是谈不上相“长”的。
2017/12/25上午8:12——9:27于1号教学楼1楼教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