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理解中国】(440):系统化的动力、对个体的约束;立法的信息基础
(2020-02-15 21:47:50)
标签:
思维财经文化教育 |
通过系统化可以产生一种公共福祉,其存在于不同个体的相互联系之中,决不是个人幸福的简单加总和建立在个体的幸福之上,而是正好相反,公共福祉是个体幸福的源泉。通过系统化,可以使每个个体的福祉实现孔子改进是系统化的根本动力。
2、系统化对个体的约束
系统化对个体的约束决不能超出公共利益的界限之外,即对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体行为是自由的。
3、可行空间的补空间是立法的信息基础
根据系统经济学观点,法律的信息基础是可行空间的补空间。当补空间为空时,法律的制定就失去了依据,也就不需要法律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违法行为。这种极端情况尽管在现实中不会存在,但却可以据此揭示许多与此有关的许多事物的本质。卢梭在《致乌斯特里书》写到:“只有人类的邪恶才是这种建设成为必要,只有人类的感情才能保持这种建设。”这里的“建设”是指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他接着说,“如果你把你们那些基督徒的一切邪恶都给去掉,他们就不再需要官员,也不再需要法律;如果你把他们所具有的人类感情都给去掉,社会联系便立刻失去它的动力,再也没有进取心,再也无所谓光荣,对于一切的爱好就再也不那么热烈了。个别的利益被摧毁了,但由于缺乏适当的支持,政治体便陷入衰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