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昝廷全
昝廷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45
  • 关注人气: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理解中国】(435):仁与系统主义价值观

(2020-02-08 14:20:00)

       中国文化以道德作为终极关怀。所谓道德,就是内心向善的意志。希腊文明通过求知把向善的意志转化为行为规则,希伯来文明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体现善,印度文明通过救赎把向善的意志转化为行为规则。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道德结构。

具体如何来衡量道德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仁”就是衡量道德的标准。“仁”由一个“人”和一个“二”构成。也就是说,作为道德标准的仁存在于“二人关系”之中。这有两层含义:

1、符不符合作为道德标准的“仁”不仅取决于自己,还取决于与自己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个人,取决于第二个人的评价。第二个人为什么会认为你是道德的呢?除非你做了对别人有利的事情。于是,仁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就变成了社会责任。这就与系统主义价值观统一了起来,每个人都是社会系统的构造性元素,由此决定了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一个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呢?与个人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父母,因此,对父母的“孝”是最便利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因此,对父母孝不孝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试金石。

2、与“仁”对应的二人关系中的别人或第二个人不是特指,这就使得“仁”可以通过“二人关系”的不断递归而拓展到全人类。这与系统的递归定义完全一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