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百度地图显示,我的老家到老子的老家只有82公里。难道我的性格自然受到了老子基因的熏染?《老子》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其意思是说,没有节制的感官泛滥,只能带来感官的麻痹。
根据系统需求理论,人体是一个耗散结构,需要不断的从外部输入负熵流才能抵御内部自发的熵产生,从而保证人体处于正常的非平衡定态。从外部输入的负熵流应当等于人体内部的熵产生。少于熵产生,人体将趋于混乱,大于熵产生只会导致不健康的“肥胖”。也就是说,人体对于负熵流的输入应当有所节制。这与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思想是不是同构的?
老子这种思想在艺术上的反映就是,通过最少的感官刺激,获得最大程度的心境升华。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也具有这种意味。这里“琴中趣”是心境的升华、是目的;“弦上音”是感官刺激,是手段。当然,中国古代艺术还有超越具体感官刺激的更大向往,主要表现为“空白”。具体表现为绘画中的“留白”、建筑与舞台中的空白,以及卷轴中的“引首“与“跋尾”等。空白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