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384)“负面清单”制度的历史原胚及其本质

(2017-04-23 10:26:33)
标签:

历史

思维

文化

财经

时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中逐步引入了“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的潜台词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在系统经济学研究中,我们曾经提出了制度的拓扑学定义:制度是行为空间中的一条封闭曲线。该曲线把行为空间划分为三个部分:制度内部、制度外部和制度边界。制度内部,代表制度允许的行为;制度外部,代表制度不允许的行为;在制度边界上,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其行为是可行还是不可行。因此,与“负面清单”和“法无禁止即可为”相对应的行为空间等于“制度内部+制度边界”。我们把这种性质的制度安排称为积极型制度安排,与之相对应,我们把行为空间等于制度内部的制度安排称为消极型制度安排。

       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来讲,“负面清单”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刘宗周的《纪过格》。刘宗周是明清之际重要的思想家,创立了气论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他身殉亡明的气节备受尊崇。刘宗周根据他的气论道德哲学,认为世俗之人很难把握什么是至善,但是很容易知道自己是否犯错。也就是说,至善不好把握,但是善的反面即恶和过比较容易掌握。于是,他提出了通过去恶改过之修炼达到善的修身原则,并在他的代表性著作《人谱》一书中提出了修身改过的六个具体步骤,把各种不同的过及其表现画成《纪过格》,士人每天应当对照《纪过格》检查自己的言行。直到二十世纪早期,《纪过格》仍很流行。因此,《纪过格》可以看作是“负面清单”制度的历史原胚。

      根据我们在系统经济学中提出的制度拓扑模型,在不考虑制度边界的情况下,制度内部和制度外部构成了互补的两个子空间。我们把制度内部称为正空间,则制度外部就是与之对应的补空间。我们曾经在“法律设计的信息基础”一文中指出“补空间信息的具体内容就是法律与制度设计的依据和信息基础”。刘宗周提出《纪过格》已经潜在的暗含了这样的思想。

 

延伸阅读:

 

1、昝廷全:“法律设计的信息基础”,载 昝廷全《系统思维》(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北京: 法律出版社,2015。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6、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