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34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方法:理解方法与悟

(2016-06-01 11:08:48)
标签:

财经

教育

时评

文化

 

理解方法最早是由韦伯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就是进入角色与超越角色,相当于“先走进去,再走出来”。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或者说,人是社会的构造性元素。也就是说,人是社会的参与者。因此,在研究社会时,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假若我是这个社会行动的参与者,我会怎么做?这就是所谓的“走进去”。例如,要想真正了解大学生,就必须和大学生同吃同住,一起生活,并将自己视作大学生群体的一员,去体验他们的心态和价值观,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规则是什么?这就是“走进去”的基本内涵,也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当然,仅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能够“走出来”,大学生同时也是社会的构造性元素,自然会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种“一进一出”就构成了所谓的理解。

实际上,“一进一出”是不够的,需要反复的“进进出出”,需要“进入角色”与“超越角色”的反复复合。吴学谋先生把这种进入与超越的反复复合称之为“悟”。“横看成岭侧成峰”,因此,需要进入。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又需要“走出来”。所以,只有通过反复的“进入”和“出来”,并将“进入”与“出来”联系起来,通过“进入”与“出来”的反复复合才能了解“庐山真面目”。

进一步讲,进入角色和超越角色还存在一个层次问题。在系统经济学研究中,我们曾经提出经济系统认识的相对性原理,把经济系统之间的认识划分为同一层次不同经济系统之间的认识和不同层次经济系统之间的认识。相同层次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认识可以以直接感受为基础,可以通过角色转换设身处地。不同层次经济系统之间只能以间接感受为基础,同时还存在宏观信息微观化和微观信息宏观化的问题。一般来讲,高层次系统进入低层次系统的角色较为容易,低层次系统进入高层次系统的角色较为困难。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讲,研究者内心的体验十分重要。但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我们无法设想假如我是一个电子,原子会怎么样?因此,理解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独有的方法。

 

延伸阅读:
1、昝廷全:“经济系统的认识和描述:认识相对性原理”,《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2期。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