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307):知识:制度的人文基础(2)

(2016-03-17 14:48:26)
标签:

财经

时评

教育

文化

      简单的讲,所谓制度就是在行为空间里画一个圈,圈里的行为是允许的、圈外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其本质就在于区分出行为的可行集与不可行集。由此自然引出了一个问题:人们的行为又与哪些因素相关?或者说,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人文因素与经济因素对人们的行为均构成影响,但是比较而言,前者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则更为深远。为此,研究制度必须首先研究人文基础,研究人们行为的一般模式和人们的普遍价值取向与偏好。只有放在这样广泛的背景下,制度研究才能真正的深入下去。


        人们的行为首先与其所具有的知识密切相关。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信息和知识往往被假定为完备的。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买卖双方的各种偏好和人们行为的各种后果完全了解,具有完备知识和完备信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知识永远不可能完备,这便客观的决定了新古典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实的局限性。为此,知识问题目前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


 

        最早提出知识问题的是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阿诺。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使用拓扑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理论。后来,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哈耶克进一步提出知识问题是一个构造性问题,也即知识问题在研究人的行为方面是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为此,在进行理论假设的时候,知识问题不应被抽象掉。

       

       我们认为,哈耶克关于构造性的提法非常好。人的知识问题是一个构造性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它是不能被抽象掉的。新古典经济学正是由于将知识问题抽象掉了,所以其根基便存在问题。

 

        知识经济的英文翻译是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即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但是这里,我们是从人的行为出发,将知识问题作为人文基础的一个维度来处理,更接近于认知科学。






延伸阅读:

1、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5。

 

 

 http://s8/mw690/001nwcHlgy6ZYTFYWk71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