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281)学术专著的内在尺度

(2016-02-22 11:39:13)
标签:

教育

文化

财经

时评

历史

 

俗话讲:“小善修身,大善求道”。中国必须为世界提供有用的知识,促进人类福祉的提升,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真正的话语权。学术专著是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而且具有内在的衡量标准。

1985年在《自然杂志》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迄今已逾30年。30年以来,我一直致力于系统经济学的筹创工作,基本上做到了“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虽然表面上“风云变幻”,创建过企业、做过上市公司的高管和独立董事、做过两所211大学的院长,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系统经济学始终是我生命的“不动点”。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我用了30年也没有把系统经济学这把剑真正磨好。好在“我那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系统思维和系统经济学已经变成了我生命之中的构造性元素,与生命同在。

       在此之前,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也出版了好几本“书”。实际上,已经出版的“书都是论文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专著。按照我的理解,学术专著应当是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光滑连续曲线“。这就要求作者要有相对系统的原创性学术思想才有资格撰写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只是其中的知识模块或知识节点。在此基础上,再用统一的思想将它们连接起来,一开始可能只是”折线“,然后逐渐”熨平“,最后形成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光滑连续曲线,即相对系统的原创性学术思想。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撰写学术专著的逻辑或称为内在尺度。因此,我历来不赞成一些青年学者在没有足够学术积累的情况下就撰写所谓的学术专著,既耽误自己,也贻害读者。“

       但是,我等不及了。几番轮回,便成迟暮。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把反映系统经济学思想的“折线“完全“熨平”,2016年也要以专著的形式出版《系统经济学原理》了。这样做至少为人们观察和评价系统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靶子“。当然,系统经济学永远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永远是”人在旅途“。也许”人在旅途“的这种”自我放逐“更有利于系统经济学的创作。

 

延伸阅读:

1、昝廷全:“走向系统时代”, 载昝廷全微信公众号【系统思维】(121)。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http://s10/mw690/001nwcHlzy6ZpCDZiw99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