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147):选择价值
关键词:147
人生就是选择。选择有大有小,有些选择无足轻重,有些选择决定成败。诗人柳青说,“人生道路固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这里的几步就是关键性选择,在系统经济学里,我们把这种临界点上的关键选择称为“层级战略”。在临界点上,选择决定成败。经济学有很多定义,其中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的科学”。
选择问题的完整描述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需要实现的目标或想要完成的某个事件。一切人类活动都是目的性行为。根据系统经济学观点,所有的目的或目标都可以被看成某个非平衡定态,即耗散结构。
2、实现目标的可能途径。所谓殊途同归,意思是说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实现同样的目标。针对某一个目标或事件存在多少可能的实现途径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对这些可能途径的认知和发现取决于人(选择主体)的知识结构。通俗的讲,知识越多,办法越多。余秋雨说,狮王起身,远山震慑,而身边的鱼鳖虾蟹却浑然不知。他所说的就是不同认识主体的认知差异。假如说你要买一本萨缪尔逊的《经济学》,至少有三种途径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网购、学校书店和王府井书店等,具体选择哪一种途径取决于你对每种途径所付代价大小的评估。
3、对每种可能的途径进行赋值或排序,即对每个可能的途径赋予选择价值或根据选择价值的大小进行排序。这里的选择价值可以是经济学中的效用、利润、社会福利等,也可以是成本或代价。成本或代价是收益的反面说法。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每一种可能途径的收益或代价大小的评估,取决于人(选择主体)的知识结构。再优美的诗词读本在文盲看来不过是被墨水污染的白纸。经济学中有两种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为每种效用赋值;序数效用论对不同的效用进行排序。显然,排序比赋值更加容易。
4、根据选择价值的大小或排序进行选择。选择就是决策。决策的标准就是选择价值最大化,完全可以采用变分原理的普遍概型。
假设一个人的目标是寻找异性伴侣,第一步就是提出对目标伴侣的具体要求和描述。第二步就是发现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途径: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和朋友介绍等,对于会上网的人来说,还可以通过世纪佳缘、百合网和珍爱网等。第三步就是对每种途径进行评估,赋予不同的选择价值。对于同样一个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这就和人的知识结构有关。第四步就是做决策,所依据的原则就是候选目标的选择价值最大化或者排序第一。
顺便指出,所谓理性选择,就是指自以为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选择价值)的选择。按照这个定义,很多人所谓的理性选择,实际上是非理性的。所以才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不听老人言的原因可能是自认为自己的行动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因而自认为是正确的。老人的“知识库”可能更大,因而老人的意见可能更符合客观规律。
最后指出,选择和选择价值的的赋值并不取决于全部知识库,只和目标相关的知识有关。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信息粗交流的讨论。
延伸阅读
1、 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3。
2、 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6、 钟学富:《社会物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http://s10/small/001nwcHlzy6NREYYZ8589&690 关键词:147" TITLE="【系统思维】(147):选择价值 关键词:147"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