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125):系统化生存
关键词:125
和西方世界不同,警句和谚语是表达中国古典哲理和智慧的主要载体。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其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系统致胜”。熟悉武术的都知道“布阵”的重要性。所谓“布阵”,就是对于同样的一群人,如何安排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布阵”的秘诀就在于如何系统化。因此,“系统化生存”是古人就已懂得的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人的智慧并没有比古人超出多少,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系统时代,系统化生存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伟大的科学家爱恩斯坦曾经指出,对于一个青年科学家来说,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与他同时代的伟大科学家的私人接触。按照我们的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青年科学家应当“与谁系统化”。前一段时间,有人提出:“圈子对了,事就成了”。其实,表达的是同一种思想。类似的说法还有,你周围与你最亲近的七个人收入的平均值就是你的收入。顺着“与谁系统化”的思路拓展,如果你要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就要与优秀的企业家为伍(系统化);如果你要仕途通达,就要努力与优秀的政治家系统化。
系统化生存的主要原因有两条:第一、通过系统化,可以提升资源位水平。所谓资源位,简单地讲,就是可以利用和整合的资源的多少。第二,通过系统化,增加了特征尺度,更有利于长期发展。诺贝尔奖得主科斯认为,建立企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根据上面的论述,科斯的观点并不全面。建立企业相当于系统化,除了可以节省交易费用之外,还可以提升资源位水平和增加特征尺度。例如,公司制企业和个人相比,具有更大的社会融资能力。
延伸阅读
1、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3.
2、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http://s10/small/001nwcHlzy6NREYYZ8589&690 关键词:125" TITLE="【系统思维】(125):系统化生存 关键词:125"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