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80):哥德式建筑
关键词:建筑
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古希腊发明了城邦制。城邦之间的战争是常态。最后,罗马城邦把全部地中海流域和周围的地区收入版图,罗马帝国由此产生。公元一世纪,在正规的君主政体之下,世界好像终于有了太平与秩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残酷的征略中,被毁灭的城邦有几百个,死亡的人口有几百万。四百年之后,人口寥落与意志消沉的帝国再没有足够的人力与精力抵抗蛮族,最后进入持久残酷的混乱局面,人间变成了提早到来的地狱。诗人们觉得自己的情人具有超凡的力量,便求她指引,带往天界去见上帝,基督教在这样的基础上扩充势力,统治人心,启发艺术。“世界脱下破烂的外衣,替教堂披上洁白的袍子”,于是,哥德式建筑应运而生。
和古代的地方性宗教不同,基督教是普遍的宗教。所以,教堂要特别大,才能容纳广大的基督教徒。宏伟的正堂之外,两边还有侧堂;顶上是巨大的穹窿,四边是巨大的石柱。走进教堂的人心里都很凄惨,受不了白日的明朗和美丽的风光,心里存着个人的恐惧,不让明亮与健康的日光射进房子,教堂的内部笼罩着一片冰冷凄惨的阴影。只有从彩色玻璃透入的光线变做血红的颜色,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火焰,奇异的照明,好像通往天国的窗户。
歌德式建筑的特点是,即追求无穷大,又追求无穷小,同时以整体的庞大与细节的繁琐震撼人心。建筑结构采取的不是环拱一类简单的圆形,也不是由柱子构成的规则方形,而是两根曲线复杂的结合,即所谓的尖弓形。整个教堂不像一座建筑物,而像一件细工镶嵌的首饰。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目的就是要造成一种异乎寻常的刺激,夸张的程度正好反映奇特的情绪,骚乱的幻想,强烈而又无法实现的渴望,与僧侣和骑士时代呼应。
哥德式建筑持续了四百年,从法国兴起,遍布整个欧洲,到文艺复兴时期结束。整个建筑格调所表现的主体是精神苦闷。这种苦闷不是一般的苦闷,是波澜壮阔的苦闷,整个中世纪的人都受到它的刺激和困扰。根据系统经济学观点,哥德式建筑相当于中世纪社会的一个“极”,这个极构成了观察中世纪社会的一个窗口。这就是艺术的认识论功能。
延伸阅读
1、
何正斌(译著):《经济学300年》,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http://s10/small/001nwcHlzy6NREYYZ8589&690 关键词:建筑" TITLE="【系统思维】(80):哥德式建筑 关键词:建筑"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