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38)信息粗交流   关键词: 信息

(2014-12-01 17:08:22)
标签:

财经

思维

企业

分类: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公众微信推送文章(38)信息粗交流   关键词: 信息

 

       公众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刘德华的《忘情水》中有一句歌词:“如果你不曾心碎,你不会理解我伤悲”。其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两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就无法进行精确交流。A.Mousavi (2002)在粗集(rough set)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粗交流的概念。信息粗交流是指由于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知识不同而造成的信息不精确传递,这里的知识用等价聚类表示。由此,“如果你不曾心碎,你不会理解我伤悲”就是典型的信息粗交流。

 

按照这种思想,代沟的本质不是年龄,而是知识结构。一般来讲,年轻人容易接受新知识,由此导致不同年代的人的知识结构不同,表面上表现为代沟,其实质是知识结构的不同。由于知识结构不同而导致的信息粗交流是许多误会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中国有句老话:“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才会有“理解万岁”的说法。

 

信息粗交流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市场经济相当于一个信息传播网络,而且还暗含了这样一种假设,即信息全部是精确传递的。现实的情况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同主体的知识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信息粗交流属于常态,没有信息损失或者增益的理想情况,往往是信息粗交流的极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挂一漏万”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讲的就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损失与信息增益的两个典型例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由于说者和听者的知识结构不同所造成的。昝廷全、赵永刚(2010)曾经研究了信息粗交流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延伸阅读

1、  昝廷全、应思思:“传播有效性原理的粗传递模型”,《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  昝廷全、赵永刚:“信息粗交流在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作用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http://s15/small/001nwcHlzy6O2KJsUbQ6e&690  关键词: 信息" TITLE="【系统思维】(38)信息粗交流   关键词: 信息"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