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文明与系统主义的“上帝之城”

(2013-07-21 07:22:56)
标签:

文化

    “上帝之城”这个名词是借用,用来指称基于系统(主义)文明的理想社会愿景。《上帝之城》是一本书名,作者是奥古斯丁(公元354年-公元430年)。全书共有22卷,奥古斯丁从公元410年开始大概用了20年才完成。奥古斯丁原来是个异教徒,曾属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家,后来相信摩尼教,最后gui依基都教。《上帝之城》的写作目的就是提出基都教对于理想社会的愿景。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10卷,主要回答罗马帝国为什么灭亡;第二部分包括11-22卷,较为详细地对全人类的历史进行梳理,目的是提出人在此世应该生活的理想社会。我们知道,基都教超越视野终极价值是救赎,其根本目标不在此世,人在现实世界的行为就是为离开此世接受上帝的最终审判作准备。基于这种思想,奥古斯丁提出,“上帝之城”的象征就是教会。

    系统主义的“上帝之城”应当建立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上,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发源于天主教文明。天主教文明是希伯来文明(基都教文明)和希腊文明融合的结果。现代社会的两个关键词是工具理性和人权。工具理性的含义包括理性与终极关怀相分离之后的无限扩展,其给现代社会造成的弊端有目共睹。我们人为,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进入系统时代。系统文明应当是系统规律和希腊理性认知传统的融合,可以形象地写成如下形式:

    系统文明 = 系统规律+希腊理性认知传统

这里主要的系统规律就是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层级演替规律。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显然属于典型的层级演替。因此,中国传统的精华将被吸收进来。

    和天主教文明相比,系统文明用系统规律替换了基都教文明,这是指导现代社会转型的观念升级。我们将建立在系统文明基础之上的“上帝之城”称为系统主义的“上帝之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