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昝廷全
昝廷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45
  • 关注人气: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从于自己内心的价值尺度(将在《纸上人生》)

(2011-04-09 09:28:56)
标签:

杂谈

    4月1日凌晨我刚写了一篇博客,题目是“矛盾的纠缠”,记录了我当时的“心绪散乱”,但那只是一瞬间的恐惧。

    学术研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改进型研究,另一种是创新型研究。系统经济学探索显然属于后一种类型。我天生具有“形而上”的偏好,查阅学术文献时容易扑捉新的学术见解、发现新的学术思想,但对于一些细节、数字、人名和年代却不甚敏感,也不容易记住。因此,在自己写作文献综述时,即使很熟悉的内容,也需要重新查找准确的文献索引,好在现在有了互联网可以节省很多劳动,有时只能请我的学生代劳。由于我的学术工作基本上属于“形而上”的范畴,很难产生“立竿见影”或“立杆见钱”的即时效果。实际上,我往往是自己花钱做学问,用“学田”支持“学术”。4月1日的那篇博文就是对自己学术工作价值进行的否定性叩问。其结论是,系统经济学至少具有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无用之用”和康德所说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而且这种“用”是“大用”,是对整个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用。在这一点上,和政治家所固有的全局性和长期性视角相通。经过这种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之后,更加明白和坚定了自己的使命。

    2010年有一次我和朋友在杭州龙井山下吃饭,一个看相的人说我佛缘很重,我也自认为相对出世。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我始终充满积极的人文关怀,只是现在不再具有那么强烈的参与意识。我认为,学者的人文关怀和善应当体现为对真的探索和呈现,正所谓“小善修身,大善求道”。在求真的过程中发现美、体验美。作为一个好的学者,还应当具有一定的禅性。由此,就可以做到“真善美禅”的四栏统一。

    康德认为,宗教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经济学就是我的宗教。在从事系统经济学研究的同时,我越来越喜欢禅。禅宗有三种境界:(1)、山是山,水是水;(2)、山不是山,水不是水;(3)、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我多年以前提出的“用出世的心态入世”的思想正好对应于禅宗的第三种境界:看破了以后还生活其中,但心态已完全不同,人虽入世,却可以“心远地自偏”。回归个体,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说自己不想说的话,“诗意栖息”,只服从于自己内心的价值尺度。放逐自己,又回归自己。也许这种“复归于婴儿”(老子语)的本真状态更有利于对真的探索。

 

                                            2011年4月8日凌晨2时于兰州飞天大酒店1618房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