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结构与现实的对应:“《易》与天地准”(2012.12.15 revised)
(2010-12-27 09:44:05)
标签:
教育 |
回顾数学发展的历史,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在学科诞生之初所研究的问题都是直接来源于现实问题。但当这个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学科本身的完备性会从学科内部派生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这些问题并不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这种情况在数学中最为明显。虽然这些问题并非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但我倾向于认为,数学家发明的所有数学工具、数学结构、数学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找到可相对应的具体对象。即使某些结构及相应的处理工具现在一时还没有找到与之对应的现实对象,但是迟早会在现实中找到用武之地。
更何况,数学家本身就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数学家所能想到的数学结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受到了他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影响。这至少为数学理论系统与现实世界系统的模拟提供一个沟通的渠道,两个系统在逻辑上完全有可能存在某种模拟关系。
比如我对拓扑学的特别关注,就与我在传媒大学工作有关。因为传媒大学以传播为特色,受这种氛围的熏陶,自然思考传媒问题就多一点。我于2006年提出,传播的本质是拓扑过程。传播问题强调的是连通性,而拓扑学的出现就是为了研究连通性问题的。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懂拓扑学,是无法深入研究传播与传媒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