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文化中菩萨的境界

(2025-08-19 14:46:25)
标签:

散文

佛教文化中菩萨的境界

 

什么是菩萨的境界?菩萨的境界就是敢于承担,敢于承认,敢于奉献,敢于付出,敢于面对现实。而凡夫俗子碰到事情,首先是推诿责任,是回避。一个人敢于承担敢于面对,自然就超越了畏惧,超越了死亡。自然就有境界,就有人格魅力。

学佛先要学会面对,学会大无畏的精神,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包容。如果学佛整天在磕头,诵经,打坐,但碰到一点点事情,就不敢面对,不敢和它去交流交往,那说明你学佛的境界还不够。

学佛到最后,必须和众生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因为你的功德,你的福报就是建立在服务众生的基础上。在某个阶段,我们的确是需要独立封闭来修行。关门就是为了开门,出世就是为了入世,入世又是为了更好地出世。你要想功德圆满,成就菩萨的果位,你必须学会勇于承担,勇于面对。否则,离开众生,你是不可能功德圆满的。

菩萨之所以是菩萨,是因为他在红尘里面不停地行愿,不停地服务众生,所以他才能功德圆满。

神圣仙佛,基于永恒不易、不生不灭的、至极、至善生命境界,观察包括天地之间人类在内的形形色色的生命短暂无常,不断地经历生老病死离别苦,喜怒哀乐慈悲恐惊,重复这种循环往复的生生息息的幻灭过程,更有众生在轮回期间,由于境遇、环境、修养等原因,在这短暂的生命过程当中,还不断地起一些不善的恶念,导致新的、进一步的、新一轮的恶果,产生陷入不善的境界,不能自拔。

佛菩萨、圣人同体大悲,慈悯众生,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说法度生,教人恢复明德至善,远离颠倒梦想形形色色生死轮回的境界,回归永恒不生不灭至极生命境界。不是解决身体层面的问题,不是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是解决生命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回归自然的终极生命关怀。所以说是大慈大悲。

一般来说,人们学佛修道的出发点各有不同。有的人是为了从宗教中获得内心的宁静,有的人是为了对抗现世中的苦难,还有的人是为了追求修炼成功后到达的那个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求得大道,修成正果。那么在修道学佛功成之后,究竟会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

在佛教中,不入轮回、超越生死是最理想的修行结果,佛教徒们将其叫做证果,达到了这个境界的就能称之为圣人了。圣人拥有六种神通,它们分别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漏尽通。这些神通有什么特异之处呢?

佛有六神通,道有五级仙,为何鬼仙连鬼都不如,而人仙泄精就必死首先,眼力和耳力会提升。圣人不仅能够看到很远的东西,还能看到极其渺小的东西,甚至还能够看到事物的内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透视眼。如果修为再高一点的话,还能看到过去和未来,知晓事情的前因后果,也能看清人的前生、今世和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解人的宿命。在此基础上再修炼,最终还能获得改变物质世界的能力。不仅眼力高超,圣人的听力范围也很广阔,不仅听得远,还能听到异界的声音。

其次,脚力会提升。肉体很是沉重,也太过芜杂,灵体则比较轻盈。圣人能够灵魂出窍,只带着灵体在世界中自由穿梭、旅行,不仅日行千里,而且无论行了多久都不觉得累。

最后,心灵会提升。这才是修行的最终意义。圣人能够看透这世间所有生命的思想境界,了解他们的贪嗔痴、聚离散等等,也能看出他们到底有无解脱。于圣人自己而言,他是没有烦恼的,他已经看透了一切。再也没有东西能够让他牵挂,再也没有东西可以让他忧虑。他的一切都已经圆满,所以都已经达成。所以,圣人才不用经受轮回之苦,真正地获得了超脱。

在道教中,修行的最终结果就是成仙。根据修为的不同,仙也是分等级的。根据道经所记,仙大致有五等。

佛有六神通,道有五级仙,为何鬼仙连鬼都不如,而人仙泄精就必死最低等的仙叫鬼仙,其名虽为仙,实际上连鬼都不如,无论是阴间还是阳间都不能成为自己的归宿,甚至连轮回都不能入。

再上是人仙,寿命比一般人要长很多,但是不能泄精,一泄必死,死后仍需要入轮回。再上就是地仙,这已经算是非常高的境界了。他们已经炼成金丹,并且在肉体湮灭之后能够以灵体的形式接着在世间存活。他们的寿命极其漫长,但是也有终点,当天地毁灭的时候,他们会再入轮回。

再上就是神仙,人们一般所说的成仙就是指成神仙。神仙能够长生不死,无论在什么光下都不产生影子,可以自由地出入金石水火之中。他们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自主选择脱离肉身的时机。

再上就是天仙。他们在人间已经功德圆满,获得了前往天界的资格。这里的天界并不是指我们头顶上的天空,而是超越我们生存的世界的另一个空间。那里的统治者就是玉帝,负责给天仙们颁布诏书。

再上就是上仙,这是仙的最高等级,数量极少,道经里说一共才有九位。

佛有六神通,道有五级仙,为何鬼仙连鬼都不如,而人仙泄精就必死综上可知,无论是修仙还是学佛,功成之后他们都还必须要经过死亡。这里的死亡仅指躯体的死亡,他们的灵魂要去往比普通人高得多的地方。而且由于修行的缘故,他们的躯体也会受到影响,产生相应的物理变化,不那么容易腐烂,还有可能产生舍利子。修行的本质目的就在于冲破种种限制,完全掌控自身。所以修行成功之后,他们可以自由决定生命能量的走向。普通人就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只能根据业果随波逐流。在修行的过程中,修行者们的生命能量不仅得到强化,还能预先体验死亡的感觉,对其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就能有能力去对抗它、摆脱它。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是决定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获得神通成为圣人也好,超脱轮回也好,长生不死也好,其实这些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都不是修行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获得心灵上的升华,将自己的人生过得清透、自然。

于佛教来说,就是成就三身,于道教来说,就是返本归元。再切实一点,就是好好做人,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待人处事的能力,热爱生活,能够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无数的美妙之处,对生命有更真切的感受。如果连做人都做不好,那学佛修道什么的,只能是妄想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