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宋词里的爱情
(2025-07-08 07:56:54)
标签:
散文 |
流淌在宋词里的爱情
走进宋词,品读着一场场悲欢离合的动人爱情,咀嚼着一段段苦辣酸甜的陈年旧事,聆听着一幕幕喜怒哀乐的浅吟低唱。我看见那些靓丽佳人,一低眉,一回眸就胜过风情万种;那些风流才子,一挥笔,一点墨便写出爱恨情愁。从此爱情就流淌在缠绵悱恻,温柔婉约的宋词里。
在烟花柳巷深处,是谁,执手相看,无语凝噎?是谁,衣带渐宽,始终不悔?他的一字一句占得人间,千娇百媚;他的一言一行只为春愁,疏狂一醉。字里行间演绎动人的爱情,诉说着痴迷的故事。青楼是他爱情的温暖归宿,歌女是他才气的灵感源泉。
在对那些女子倾心与怜惜的同时,让他体会到牵挂的疼痛,思念的苦涩。于是他写出了那情真意切的瑰丽诗篇,道尽了那刻骨铭心的爱情真谛。从此大江南北,我们便看见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一生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这也就注定他在羁旅之愁,流浪之苦中尝尽邂逅与离别苦辣酸甜。久而久之,在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日子里,那始终不曾干涸的眼泪,始终不曾喝醉的烈酒,便汇成一江载愁春水,他的爱情就在这江春水里缓缓流淌。
沈园本是一个游春赏花的好去处,走到那里他也不曾想到会把爱情的悲欢离合,苦辣酸甜,喜怒哀乐上演到极至。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他错过了姻缘,错过了爱情,却错不过对方彼此的相思。独语斜栏,咽泪装欢,她瞒住了路人,瞒住了眼泪,却瞒不住心里刻骨的痛苦。如今再遇,你嫁他人妻,我做她人郎。咫尺天涯,相见不能相认,相爱不能相依。破镜难圆,覆水难收,他纵然有满腔才华,写不出的,却是当初的山盟海誓;她纵然有万千感慨,寄不出的,却是此刻的只言片语。但情之所钟不能自己,沈园一别,终生幽怨,她含恨而终,美人归土,红粉成灰。
他长歌当泣,肝肠寸断,抑郁而亡。从此,黄籘酒里流淌着的爱情是几多心酸,几多无奈;玉人泪中滴落着的爱情是多么痛苦,多么沉重。他们爱得如此深沉,爱得如此刻骨,到头来却是人成各,今非昨!怎不让人情动于衷?怎不叫人潸然泪下?哀叹之于,我也不得不诘问苍天:人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读到深处,流淌在宋词里的爱情,总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走进宋词,品读着一场场悲欢离合的感人爱情,咀嚼着一段段苦辣酸甜的陈年旧事,聆听着一幕幕喜怒哀乐的浅吟低唱。我看见那些靓丽佳人,一低眉,一回眸就胜过风情万种;那些风流才子,一挥笔,一点墨便写出爱恨情愁。从此爱情就流淌在缠绵悱恻,温柔婉约的宋词里。
在烟花柳巷深处,是谁,执手相看,无语凝噎?是谁,衣带渐宽,始终不悔?他的一字一句占得人间,千娇百媚;他的一言一行只为春愁,疏狂一醉。字里行间演绎动人的爱情,诉说着痴迷的故事。青楼是他爱情的温暖归宿,歌女是他才气的灵感源泉。在对那些女子倾心与怜惜的同时,让他体会到牵挂的疼痛,思念的苦涩。于是他写出了那情真意切的瑰丽诗篇,道尽了那刻骨铭心的爱情真谛。从此大江南北,我们便看见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一生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这也就注定他在羁旅之愁,流浪之苦中尝尽邂逅与离别苦辣酸甜。久而久之,在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日子里,那始终不曾干涸的眼泪,始终不曾喝醉的烈酒,便汇成一江载愁春水,他的爱情就在这江春水里缓缓流淌。千百年来,滋润着每一个人的爱情,荡涤着每一个人的心扉。
沈园本是一个游春赏花的好去处,走到那里他也不曾想到会把爱情的悲欢离合,苦辣酸甜,喜怒哀乐上演到极致。更不曾想到他们的爱情故事会在宋词里流淌至今,依然独领风骚。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他错过了姻缘,错过了爱情,却错不过对方彼此的相思。独语斜栏,咽泪装欢,她瞒住了路人,瞒住了眼泪,却瞒不住心里刻骨的痛苦。如今再遇,你嫁他人妻,我做她人郎。咫尺天涯,相见不能相认,相爱不能相依。破镜难圆,覆水难收,他纵然有满腔才华,写不出的,却是当初的山盟海誓;她纵然有万千感慨,寄不出的,却是此刻的只言片语。
但情之所钟不能自己,沈园一别,终生幽怨,她含恨而终,美人归土,红粉成灰。他长歌当泣,肝肠寸断,抑郁而亡。从此,黄籘酒里流淌着的爱情是几多心酸,几多无奈;玉人泪中滴落着的爱情是多么痛苦,多么沉重。他们爱得如此深沉,爱得如此刻骨,到头来却是人成各,今非昨!怎不让人情动于衷?怎不叫人潸然泪下?哀叹之于,我也不得不诘问苍天:人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读到深处,流淌在宋词里的爱情,总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纵然轻轻掩上厚厚的词集,弹落眉间的闲愁,也不得不轻叹,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部宋词就是一部情史。在爱情中受伤的现代人,都可以在宋词中寻找到疗伤的解药。宋词,虽不能抚平爱情的伤口,却能安稳我们的心灵。
情是几多心酸,几多无奈;玉人泪中滴落着的爱情是多么痛苦,多么沉重。你们爱得如此深沉,爱得如此刻骨,到头来却是人成各,今非昨!行走其间,怎不让人情动于衷?怎不叫人潸然泪下?哀叹之于,我也不得不诘问苍天:人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读到最后,流淌在宋词里的爱情,总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纵然轻轻掩上厚厚的词集,弹落眉间的闲愁,也不得不轻叹,怎一个‘愁’字了得。
“花瓣的颜色娇艳无比,似玫瑰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这是金庸对情花的描述。中了情花毒的人,心中只要存有爱念,便会毒发,痛苦之极,直到死去。杨过身中“情花”毒之后,心中一旦思念小 龙女,胸口就会像给人用大铁锤猛击一样。解药在哪里?读者会为那有情人而心急如焚,希望金大师能够立刻大发善心,发明一种起死回生的解药。
天竺神僧在临死之前发现了解药。那就是生在情花旁边的断肠草。一般人见到断肠草,必然以为那是比情毒更巨的毒,哪还敢服下?然而,彼时是毒,此时却是解药,彼时是解药,此时却是毒草。这分明是在说爱情呵。相爱时,爱是蜜糖,散场时,爱就是毒药。只有经历了那肠断的岁月,方能渐渐从情爱的泥潭中爬出来。
那么,情花在现实中到底存不存在呢?据资料显示,白色的曼陀罗又称情花,原产印度,主要成分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罗。故曼陀罗又名“醉心花”。所以,现实中的情花是不分有情还是无情的,只要过量服下,人人都会“醉心”而死。所谓“情花”只存于在金庸的 武侠小说里,可“情”却绝对是一种毒,比所有毒药还要毒的毒。
断肠草又名相思草,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今秦赵间有相思草,状如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霜草,人呼寮莎,盖相思之流也。”情花可以解毒,那什么又能解那断肠之痛呢?
情花虽毒,但对无情的人,却一点作用也没有。可惜,谁敢说自己一点情没有呢?便是最恶的人,也是有情的,或者说,作恶的源头也不过因为被情伤得太重,以至于因爱而生恨罢了。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随意翻开一本宋词,一阕阕精致绝美的文字,一段段悲欢离合,一场场离愁别恨,一幕幕接连上演。一部宋词,便是一部情史、一部红楼,写尽红尘心事,写尽小儿女情态。那里的男女,在红楼中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无论是孤守也好,是偷情也罢,是相思也好,是决绝也罢,是无情也好,是多情也罢,都能在宋词里,留下情爱的每一片痕迹。
宋词那么美,爱情那么美,但我们总是不明白,为什么痴情者的结局总是分开,为什么有情人总是不能成为眷属。这似乎成为一个悖论,没有人能解。即使在随时都可能发生爱情的现代人身上,爱情,也常常是相似的结局。
爱上宋词,怎能不爱上那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爱情是开在尘世间最美的花朵,我们被宋词凄婉华美的文字所迷醉,一如看见春光中的花朵,不需解花语,单是那花香就会使我们迷醉。待你徘徊其中, 随它一番吟风咏月之后,就会发现,你已经不知不觉地中了“毒”。那毒虽不会令你立即致死,却会让你心痛不已。那说不出、理还乱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自此便在你心里生根,开花,再也驱除不掉。宋词,是情花,也是断肠草。
唐诗以豪迈著称,宋词以缠绵见长。
词这种诗歌形式,起源于隋唐五代。当时被称为“曲子”或“曲子词”,是依照乐曲的节拍采用长短句,主要用于应歌,本是随同隋唐燕乐的流行而兴起的一种音乐文艺。词作为一种音乐文艺,它主要通过声乐传播,这就需要得到社会各阶层包括中下层的热烈回应,方能广为传唱,风靡一时。我想这就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差不多少,必须有无数歌迷为之捧场,否则一首歌是怎样也红不起来的。
宋词的兴起也正是契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摹美景抒柔情,甚至于书写壮志指点江山,柔则柔到极处,豪则豪到顶点,丽则丽到极致,有雅有俗,雅俗共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词在宋代空前兴盛起来,成为独步宋代文坛的文艺形式。而宋词或婉约,或豪放,或慷慨,或低徊,无不张显着个性,无不注入深深的个人情感。我想词比诗更能感人的地方也正因为在词中加入了更多的感情因素。情往往是藏在文字中的最能打动人的东西,好比是一首词的灵魂。宋词中有很多名篇都是描写的爱情话题,这也正是因为以情动人的原因。爱情是古今中外一切文学作品的主要题材,是经久不衰的内容。
宋词里的爱情很少能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更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精彩片断,往往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给人们留下更多空白,可以让人们通过自己的想像去补充。
每一首成功的爱情词都有自身的出众之处,这就如一朵朵娇美的花儿,虽说品种不同,形态各异,但都很漂亮,各有特点。宋词的大花园中何其繁茂,争奇斗艳的名葩就不计其数。读宋词时,总是沉浸于其中留连忘返,那字里行间透出的芬芳往往萦绕于心,久久不肯散去。这里我随意采撷一朵,就是寇准的《踏莎行?春色将阑》。
原词是这样的: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这首词应该更象电影中的一个场景,画面描绘非常到位,既有全方位的场景描写,又有细致入微的景物刻画,不但画面清晰,声音描摹形象,而且移情入景,情景交融,好一幅仕女倚楼相思图!
在暮春时节的一个烟雨濛濛的日子里,女主人百无聊赖,满腹心事找不到人倾诉,独自倚楼伤怀。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中,雨好像都是伤情的诱因,点点雨滴就如人的眼泪,一颗颗从天而落,总会让感伤的人更痛心。在这样一个丝雨细如愁的场景中,女主人眼看着春天就要离自己远去了,曾经娇美的朵朵花儿已被雨打风吹去!春的离去怎不让人想到红颜易老?自己曾经如花的容颜也将在这时间的流逝中一天天凋零!“春色将阑”,春将去,春将去!那清脆的鸟啼似乎也随着春光的消逝而透出了苍桑,入耳再也不是良辰美景时的百媚千娇了。女主人的目光掠过远方,只见无边无际的绿已逐尽了芳踪,心中对春的留恋与伤感越发浓重。收拢目光,细看楼前的梅树,早已是红英落尽,再也看不见春日的满树繁花,小小的青梅已从枝叶间探出头来,似在无言地告诉女主人春已随落花流水远去了,任多么伤情的心也挡不住时间的脚步!
看楼外,春的离去让女主人伤心欲绝,而楼内呢?却是“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本来就幽静的画堂,在满天烟雨的映衬下,更显出了无限凄清,而半掩的绣屏遮住了兰香,只见袅袅香烟萦绕在堂内,让这安静的画堂平添了几许凄迷与悲凉。想当初男主人没有离去时,这精美的画堂该是何等快乐的地方!两情缱绻,比翼齐飞,可以一起吟风咏月,一起弄墨调丹。只是此际人去楼空,睹物思人,更让人愁肠百结。这烟雨濛濛中的画堂,这余香袅袅中的屏山,物是人非,情怀难遣,怎不让女主人悲从中来?
昔人已去,所有说过的话都如石沉海底,正是“密约沉沉”,“海誓山盟言犹在,奈何却有别离时”,一切都是人意无法改变的,哪怕再不情愿,哪怕还有太多的理由,时空的阻隔都让一切变得虚幻!不能牵手,没有音信,心爱的人现在何方?
深深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牵手,是人生一种永远无法远离的伤悲,这样的爱情总是更能打动人。悲剧比喜剧更有感染力,就是因为那种有些残酷的美更能引发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让人的心海为之起伏,从而引起灵魂上的共鸣。很多成功的文学作品在表现爱情时,很少让爱情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而是让相爱的两个人因为种种无法抗拒的原因最终走向分离,那种生命都难以承受的爱的疼痛,会让每一个读者为之动容,从而对造成悲剧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就得到了彰显,作品也就取得了成功。
说起范仲淹,首先就会想到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忠正为国,从不计个人得失。想来文人出身的范公应该是个铁血男儿,他在延州守边时,被西夏称为 “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从西夏人对范仲淹的称谓中,可见他那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他的边塞词一扫花间派的柔靡风气,开豪放一派词风。但“铁血柔情”一词并不是空穴来风,范仲淹不光能吟出慷慨激昂的边塞词,他同样能写出缠绵悱恻的爱情词,而且“铁石心肠人做柔情语”,别有一种深挚的滋味。
范仲淹描写爱情的词只存一首,就是《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词,像古代很多爱情词一样,都是通过一个女子的口吻,写相思之情。但这首词因为出自范仲淹之手,虽然也是缠绵已极,却并不流于软媚,其中隐隐透着几分英姿飒爽的苍莽气度。
词的上片也是从写景入手,首句点明时间。“纷纷坠叶飘香砌”,漫天飞舞的落叶显示出节令已是深秋,曾经繁茂的枝头再也牵不住片片树叶,只能任其纷纷飘落。这红衰翠减的深秋景色,总让人想到流逝的日子如风一样吹过,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抓住一点影子。青春就如那昔日浓绿欲滴的树叶不得不萎去,不得不离开枝头一样,眼看着一点点逝去却无可奈何!秋夜听落叶纷纷离开枝头的声音,怎么会不心生感慨!那飘落在台阶上的片片枯叶,不就如自己曾握在手中的青春嘛!秋所以总是带给人伤感,其实并不是秋景本身带有这种感情色彩,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自己所珍惜的东西不能把握,而与秋天将带走美好的事物这种现象相契合而产生的感情体验吧!女主人公在秋夜里,听到“纷纷坠叶飘香砌”,想到自己流逝的青春年华,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自然会袭上心头,从而为整首词打上感伤的烙印。
“夜寂静,寒声碎”,这句词告诉我们秋夜已深,一切喧嚣都已归于无声。夜深人静,本该休息了,可女主人公却不能进入梦中,甚至还没有睡下。这落叶飘离枝头的声音虽然如此细小轻微,但在这极静的夜里却声声传入耳中,让自己的心不得安宁。想秋带走满树的繁华让自己伤感,听叶落之声更添愁绪,叹自己空看时间流逝,空生无限情思,却找不到知音,无处可诉心中的情结。夜的静,反衬出内心的波涛汹涌,心海的不平静,又怎么能让人安睡?虽说夜已深,夜已静,却只能让自己感到加倍的孤独!
在深秋带着凉意的夜里,听着那凄凉的落叶声,看自己华美的居所,虽说是“真珠帘卷”,可装饰再精致也难抵“玉楼空”,这空寂的楼阁更加深了环境的清冷。缺少温暖的“玉楼”只能让女主人更生出凄寒入骨的秋愁,只能让她更怀念昔日爱人与自己同在时的快乐!昔人已去,物是人非,睹物更加思人,更何况那亮如白昼的月华!“天淡银河垂地”,月光明亮,天空高远,而银河缓缓垂落到大地,与大地相接。每年今夜月色都皎洁如一,总是“月华如练”,月光就像雪白的丝绸,只是这柔美的月光中,心上人却总是远在千里之外,看着迷人的月光,想着不能相见的爱人,更感觉“玉楼空”。“长是人千里”明确揭示出女主人公内心不能平静,听叶落伤秋声的原因。因为“人千里”,才更觉“寒声碎”,而听到“寒声碎”,深恨“玉楼空”,少了心上人,无论是“凄凉的秋声”还是“华美的玉楼”,还是“如练的月华”,都染上了浓浓的离愁!看来心中有愁,才会入耳目而无不带愁,自然景色所折射出的只是人的内心啊!移情入景,景才会生情!
范仲淹这首词整个上片基本都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已融入了浓浓的秋思与秋愁,让读者感受到女主人公秋夜难以排遣的情思。而下片则直接一层层表现离思与离愁,既写出了离思之深,又写出了离愁之长。
秋夜月光如水,女主人公愁思萦绕于心头,看来只能借酒消愁了。可是却“愁肠已断无由醉”,本来想用酒来麻醉自己,让自己暂时忘掉这排解不掉的离愁,可这一愿望也不能达到!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曾写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看来酒不能化解相思,只不过会更加重离愁而已。而这首词中,酒越发不能给人以安慰,先点明“愁肠已断”,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让自己麻醉呢?所以“酒未到,先成泪”,点明举杯销愁却让愁思愈加深重。记得李白在《将进酒》中,曾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此深重的“万古愁”都能举杯同销,可是那刻骨的思念却让人永远无法摆脱!举起杯来,酒未入口,却已是泪流满面。
因为心太伤太痛,所以才会有“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是啊,太多太多的离愁,早已不是能轻易掩饰住的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如春水一样滔滔不绝的离愁,自然是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了。这三句,将抽象的离思离愁具象化,虚实相生,别有情致。后来李清照的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即出于此,但却少了几分刚气,多了几分软媚。爱太深,愁才会太浓,从这无由解脱的离愁中,我们看到的是女主人心中那深深的爱,那浓浓的情。
爱情永远没有时代距离,作为人类最深挚的感情,她永远不会过时。今天我们来读这首爱情词,依然会被女主人公那深沉的爱所感动,依然会与她产生共鸣,依然会祝福她的心上人能够感应她的期待,能够回来与她团聚。真爱永存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