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024-10-30 14:37:54)
标签:
散文 |
《傲慢与偏见》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小说《傲慢与偏见》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傲慢与偏见》或许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它“告诉你女性有权过得更好,而不应认为女性理所当然就该怎样”。“反对日常性别歧视”组织的创始人劳拉·贝茨说,是“第一次有人说女性的思想值得倾听”。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虽然这是一个关于爱情故事的书,但是名字确实起的让人不解。原来《傲慢与偏见》分别影射两位主角。
傲慢指达西因为他生性高傲不喜欢与人交谈对别人的问候也爱理不理具有典型的贵族高贵冷漠的气质不过他是个大好人哦。
偏见指伊丽莎白因为她开始因为达西对她怠慢就认为他不好而韦翰对她献殷勤而被他迷惑。
傲慢与偏见是隔在二人之间的爱情屏障,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二女儿伊丽莎白一家与达西一家之间发生的联系,其中还涉及了一些其他人之间的事,这些作为衬托凸显了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和珍与宾利之间婚姻的珍贵。
偏见的来源。
首先分析达西对伊丽莎白之前造成的偏见,这主要分为3点“伊丽莎白母亲的势力表现,达西姨母和姐姐的偏见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显著的财产差异。伊丽莎白的母亲是个势利且自私的人,她希望通过女儿嫁到一个有钱有权的人家来改变一家人的贫穷,因此一听到隔壁来了一个富贵的单身汉,便迫不及待的计划去参加他们召开的舞会。在舞会上她夸张地介绍自己的5个女儿,这使本来对伊丽莎白有所心动的达西内心闪过一丝犹疑。接下来达西的好友宾利看上了伊丽莎白的姐姐珍,并邀请她去拜访他的家人,而珍的母亲为了多制造机会,故意在雨天让姐姐骑马去,导致姐姐感冒,不得不留在宾利家,这一切显得有点故意的痕迹。这也是达西后来拆散他们的原因之一怕宾利爱的是一个贪图富贵的势力女子。
伊丽莎白母亲所表现的一切都增加了达西的偏见,但他内心的感觉和爱却让他试图消解这种偏见,这种偏见也刺痛着伊丽莎白。身份和地位的悬殊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只要存在,就一定会有所芥蒂。而达西的亲戚和姐姐的傲慢形为一种很容易被耳濡目染的环境,这对很容易受外界干扰,没有主见的弱者是极具考验的,然而达西没有选择舒适地听从他人的意见,他为了爱三番五次去了解、判断、思考,体现他的果断坚毅以及对伊丽莎白真挚热烈的爱。
再来分析伊丽莎白对达西存在的偏见来源,首先是达西的不善言辞,他很少为自己辩解,甚至在第1次表白后,伊丽莎白说出所有对他的误会后,他选择先放弃解释。是的,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总是如此羞怯,而正是这种笨拙与羞怯恰恰体现了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是真诚的,而圆滑善于辞令的军官威克汉姆则用他的表演型人格使单纯的伊丽莎白增加了对达西的厌恶,编造了谎言,将本是他挥霍了达西父亲给她留下的遗产改为达西独吞了他的财产并将他赶走,单纯的伊丽莎白相信并且对军官还产生了好感。这就像今天很多渣男在情场上顺风顺水而很多好男孩却屡受挫败的场景。达西紧张了,这源于军官渣男是危险的——他差点把达西的妹妹哄骗着去私奔。在这些误会和达西的不善言辞下,达西对宾利和他姐姐爱情的拆散,使得他对达西的厌恶与偏见越加激烈。
偏见的消解。
这些无形之中造成的偏见又是怎样消解的呢?主动去消解偏见的是达西。他通过一封信将所有的误会解释清楚,信这种东西给人空间,且这种方式很真诚,伊丽莎白是否会相信呢?实际上她是希望这都是真的,达西是他所爱的人。这时刻板势力的牧师柯林斯对伊丽莎白进行了死缠烂打的追求。牧师继承了一大笔财产,在他眼里爱情更类似于一种利益交换。伊丽莎白直接拒绝,而之后密友夏洛特却和柯林斯结婚了。夏洛特最终向命运妥协了,她贫穷并为此而自卑。时间流逝,她只能选择放弃对爱的追求选择面包。科林斯的性格似是作者有意刻画,这种极易令人反感的人,因财产取得妻子。与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形成了对比。
之后伊丽莎白和一家人出行被父母拉去拜访达西家,伊丽莎白无意看见了达西对待她妹妹的画面,进一步确定了自己对达西的好感,与此同时军官贝克汉姆“拐走”了未经逝世的伊丽莎白的妹妹迪莉。达西看见伊丽莎白一家人焦急担心立即前去寻找,二人默不作声地将他们结婚需要的钱和欠款补上,从这里便看出达西是个默默付出的行动派,而不是花言巧语的花花公子。伊丽莎白对自己曾看错贝克汉姆,并且误会达西感到自责,羞愧。达西试图弥补自己曾对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珍与宾利之间造成的错误。也渐渐明白,珍是一个像伊丽莎白一样真诚善良的女子,于是便鼓励宾利对珍进行求婚,这一切都是达西在默默进行,误会就这样慢慢消解,但伊丽莎白是否能突破自己内心的屏障呢?这时她的自尊再一次被达西的妈妈践踏后,是否还能勇敢的继续?好在伊丽莎白是勇敢的,自信的,她的勇敢当然离不开达西。二人最终终于走在了一起。
现在的爱情掺杂了太多的成分,能够和真正爱的人一起似乎很少。人们权衡利弊,最后变成相互依偎,搭伙过日子。那么当真爱出现,我们会作何选择呢?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
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奥斯丁称《傲慢与偏见》是她“最宠爱的孩子”,小说以男主角达西和女主角伊丽莎白的爱情纠葛为主线,讲述两人从相识、相误、相知、相爱、相守的过程,而书名“傲慢”是属于男主角达西,“偏见”则来自女主角伊丽莎白。此外书中还描写了另外三起婚姻:一是夏洛特和柯林斯,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二是丽迪雅和韦翰,纯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基础上的婚姻;三是简和宾格莱,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
故事由宾格莱先生和达西参加舞会展开,宾格莱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善,而达西则一脸冷漠高傲。宾格莱先生喜欢简,还建议达西邀请伊丽莎白跳舞,但达西拒绝了,并说伊丽莎白长得还行,但还没有漂亮到让他心动的地步,这个对话刚好给伊丽莎白听到了,伊丽莎白开玩笑的和朋友说就算达西拥有整个德贝郡自己也不愿意和他跳舞,何况他只拥有半个。达西的“傲慢”从舞会就体现,而伊丽莎白的“偏见”也从舞会开始。
四起婚姻,建立基础不同,结局也不同。
夏洛特本是个聪明女子,只因家里没有财产,人又长的不漂亮,到了二十七岁还是个“老姑娘”。她之所以嫁给柯林斯,也只是希望有个“归宿”,有个能确保她不至挨冻受饥的“保险箱”,婚后尝不到夫妻之间的乐趣。
丽迪雅是个轻狂的女子,因为贪婪美貌和感情冲动,跟着韦翰私奔,后经达西搭救,两人才苟合成亲,但婚后不久即“情淡爱驰”,男的常去城里寻欢作乐,女的躲到姐姐家里寻求慰藉。
与他们相反的是伊丽莎白和简,她们的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注重对方的丽质美德,结婚以后夫妻情意融洽,恩爱弥笃。
《傲慢与偏见》书本和电影都非常值得花时间去细细品味,告诉我们“初次印象”是不可靠的,而偏见又比无知更可怕。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不要相信初次印象,只有养成沉稳、端庄的心性,才能抵消强烈情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