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可医愚
(2024-08-11 08:13:32)
标签:
散文 |
书犹药 可医愚
有些人认为读书重要,一些人不认为这个重要。没有办法去影响,也没有办法跟他说理。但是读书究竟有没有用,对于一般人究竟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觉得还是根据这个一般人究竟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很多人都把读书是做各种各样的道理,用各种各样的鸡汤去感染自己,或者有各种各样的过去的案例去不断鼓励自己。觉得这些真的不重要,不同时代对于读书的定义不同,对于读书的深浅程度要求也不同,而读书所起到的作用更不同。
读书的作用,对任何人来说,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古人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对于读书者而言,最大的好处在于:读书让求知的人从中获得知识和力量,让无知的人大脑开窍,智慧优雅。
尤其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更是升华自己,成为不普通的最佳路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读得多了,知道的事情就多,思路开阔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高于常人了。
越读书越有利于社会。
当我们懂得了一些道理,就会给自己套上一些枷锁。最严重的,就成了孔乙己。但即使对社会无益吧,对社会的危害也最小。最多就是个窝囊废,而不是反社会。
那些不读书的,无原则,唯利益,直至反社会,甚至反人类,还认为理所当然。但是,是的,读书的反起社会和人类来,效率更高,造成的灾难更大。甚至会反人道。
但这是由于不接受书所宣扬的道理,与不读书无异。总之,苏格拉底甚至说,“愚昧是万恶之源”。那些读书却反社会反人类,灭绝人性的,是太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以至于和愚昧无知相同。
他们的见识腐朽落后却自以为先进。例如先进的观念是众生平等,甚至动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也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影响的,腐朽的观念却总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例如恶魔希特勒把犹太人定为应该消灭的民族,可犹太民族由于爱读书素质很高,对人类贡献非常之大。
犹太民族人均阅读量居世界之首,公交车上看书的人最多,得到诺贝尔奖的人最多,还向人类贡献了爱因斯坦这样聪明绝顶的人。
又例如在判断人的高低上,先进的观念是高尔基所言,“在敌对双方的阵营里,都有英雄和无赖”,可有人总是自认为正确,自认为正确就他娘的反社会反人类反人道都他妈正确。
多读一点书,懂得一点道理,会知道这种简单粗暴的认识不利于社会进步。多读书,才会懂道理,知善恶,不会功利主义不择手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些人却不文明不平等不诚信不友善,还要认为他们天然正确、最社会主义。多么愚昧多么不懂道理。
多读点书吧。一些道理,非常深奥。例如,“懒惰是一切文明之母”,“智慧加速人类灭亡”。至于善良受苦的,读书至少可以明白为什么受苦。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也许,不读书反而是一种幸运,读书越多,痛苦越多。
另外,读自然科学的书,通过读自然科学知识,不用说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并且科学到一定的程度会明白地球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不至于以为科学万能地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现在,读书最大的意义在于会让人类懂得不要太作。读得书越多,学到的新东西就越多,新的想法总能拓展我们的思维,以新的更好的方式重新发现生活。当我们开始以一种不同的方式重新看待这个世界时,我们也就找到了新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读书知天下,不读书井底蛙。虽然可以靠经验去弥补,总归底蕴不够,到底心虚。
读书启民智,读书救天下。
没有五四运动,没有当代中国,没有中外优秀文化,没有如今的富裕生活。不能单独把普通人读书与其他人读书割裂开来。没有一个普通人天生是普通的,读书就使你变得不普通。疫情来临,是我们的国士和优秀专家大批医护们在冲锋陷阵,没有知识,哪里来的力量,关键时刻我们靠胸口去堵枪眼吗?也不一味强调读书的好处,毕竟洪灾当前,挡在前面的是解放军官兵的热血之躯。他们读书多吗。他们没在救国吗?所以读不读书不能一概而论。大概率是,读书,使你拥有拯救别人、改变自己生活的能力。一个人的魅力,也就在于利他,而不是利己。
读书丰富自己,照亮前程。
读书给你智慧,知人生何去何从,知道自己的命运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古今皆然。放眼望去,读书人的眼界比寻常人要开阔一些,同样一件事,他们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同样一处风景,他们看到了情趣,感受到了浪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们可以生活在当下,也可以飞翔在远方。就是艺术和文学,给了他们想象的翅膀。读书不仅仅给了你翅膀,还给了你一双远航的桨,你可以不动,你也可以想要翱翔时,九万里而南。
读书使你幸福,使你脱离当下的苦闷生活。
书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的内心。除非你瞎了,或者根本不敢直视自己。那另当别论。因为读书可以治愚,却不是万能良药,不然世间就不用法律了道德了。
而一旦你发现读书的美妙,你可以用书来抵挡寂寞,排解烦恼,从挫折中走出来,抛弃过去,走向更加坚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