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别人优秀是你优秀的开始
(2023-07-30 08:09:01)
标签:
散文 |
承认别人优秀是你优秀的开始
能看见别人比自己优秀,就是一个人优秀的开始。也就証明自己还没有达到优秀人的成度或品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三人之行,必有我师。拿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拿别人之有,补自己之缺。这就是一个人优秀的开始。佛说:人人都有佛性。只是妄念不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不要欲望太高,心火太望。静心养气,时闻漏转,抽离添坎。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明明是同样经历一些事,为什么有些人成长很快,而另一些人基本停留在原地,难有长进呢?现在愈发觉得,一个人有没有成长,成长速度的快慢,态度很关键。
这个态度是指哪方面呢?学习的态度。更准确地说,是向别人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另一方面则是说我们要有虚心向别人学习、请教的态度。坦白讲,如今很多人并不具备这种虚心学习的态度。在他们眼里,别人的优秀不过是运气好和有背景罢了。
其实,我从不否定这一点。很多人之所以比别人优秀,确实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拥有很多,得到很多的助力。但我想说的是,也有很多普通人是靠自己成功的,而且也有很多人虽然拥有的比别人多,但他们自身确实也是很优秀的。客观地承认别人优秀,往往是一个人真正走向优秀的开始。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别人优秀,从他们的嘴里很难听到一句赞扬他人的话呢?在我看来,原因往往有两个,一是嫉妒心在作祟,二是掩饰自己实力欠佳。有人说,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但肯定会嫉妒收入更高的乞丐。不少人看到曾经和自己差不多的朋友,如今事业风生水起,而自己却仍然在原地踏步,他们的内心往往会燃起嫉妒之火。
而对一个人一旦起了嫉妒之后,自然就会百般看不顺眼。不希望对方好的同时,也不会认可对方的优秀,总认为人家的好存在猫腻和水分。
其次,就是掩饰自己实力欠佳,或者说是一种自我麻痹。很多人之所以不认可别人优秀,其实是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从而能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成长的速度,一个人只有虚心学习,有提升自己的意愿,才能真正有所成长和进步。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前面不需要解释了,后两句的意思是说,选择别人的优点好好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如果有的话,那就要加以改正。简而言之,就是要以人为镜。
有这样一句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要真正做到高质量的“以人为镜”,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能客观地承认别人的优秀,敢于且勇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真正聪明且优秀的人,往往都具备这种能力。他们能从一件事、一个人身上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哪怕这个人是自己讨厌的人。做事的方法、思维,以及出现的问题等等,不断地思考、复盘、借鉴,最终将这些变成自己身上的骨血。
实际上,学习别人并不会让你更低,并不意味着你不聪明,不够好,不够优秀。当你丢掉这样的包袱,打开心理上的这道枷锁,用一种更健康、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别人,也看待自己,你就会变得非常的强大。
电影《七宗罪》里面提到,天主教教义中,有七宗罪,分别是: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在这七宗罪里面,以傲慢和嫉妒最为致命。因为傲慢和嫉妒是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恶行之首。
傲慢和嫉妒谁没有?你敢说自己没有?而且我发现,知识分子、读书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身上的嫉妒心和傲慢特别严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那些所谓“肤浅”、“低俗”的人事物。
曾经,我把傲慢当成一种爽感,把嫉妒当成进步的动力、想要超越别人。遇到可望而不可及的、非常优秀的人,要么迷恋到不行、要么自卑到骨子里。后来踩了很多雷、吃了大亏,也发现自己并没有从傲慢和嫉妒中获得什么快乐和真正的进步。再然后,有一天突然发现,当我开始承认别人的优秀之后,心里感觉轻松很多。终于可以放下那种有点变态的竞争心理,承认别人的优秀。开始改变心态、转变观念,不用那么自惭形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