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边听芦苇拔节声响
(2023-05-03 08:11:55)
标签:
文学/原创 |
洪泽湖边 听芦苇拔节声响
蓝天轻拥着白云,挥舞着洪泽湖的碧波,在苏北大地上,泼墨出一幅幅唯美的画卷,点亮了一行行动人的诗篇。
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
洪泽湖湖面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航运枢纽,又是渔业、特产品、禽畜产品的生产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誉。
水为墨,云为笔,跳跃出的婀娜,空灵神奇,一颦一笑,抖落满身的旖旎。水中,听芦苇拔节声响;岸上,看谷穗迎风摇荡。在这充满活力的沃野苏北,在这钟灵毓秀的水乡泽国,每一处均蓝天厚土、碧水农庄,每一景皆充满朝气,播撒希望。
一方方水田银亮如窗,窗边树木葱茏,排排成行;窗内鱼游、虾打、蟹闹;窗外稻谷飘香,好一片耀眼的金黄!看湿地四季:春风暖暖,芦苇絮语诉衷肠;夏日炎炎,新荷绽放吐芬芳;秋果硕硕,虾蟹满塘,鱼跃人欢畅;冬回漫漫,微雪茫茫,安宁静谧,似版画模样。洪泽湖湿地四季更迭,闪亮换新装。那如梦似幻的水杉林,春夏翠色欲流,秋来巧换金装,冬至慢披雪纱,似蒲公英般轻盈飘逸。春总想拽住冬的手,秋也总想拉住夏的衣裳。但她们都未及回一下头,只留下一片片迤逦的天然画廊。
最让人们开心的当数秋收景象。粉红的山芋甜润心潮,火红的石榴张开笑脸;饱满翠绿的碧根果探头探脑,成串的富硒花生,带出新鲜的泥土,黄土地种出了黑珍珠;燃烧的朝天椒映红了菜农的笑脸,晶莹的汗珠点缀着紫红色的两腮和鼻尖。白嫩的莲藕永葆高洁,暗红的芡实与石榴比妖娆;穿紫袍的龙虾张牙舞爪,披铠甲的螃蟹横行霸道,金色的大鲤鱼欢快地躺入渔人的怀抱。苏北的秋啊,永远唱着丰收的歌谣。
最令人炫目的是那些白色精灵们。领头王鹭起飞盘旋,仿佛是在抚慰众卿。其他则静立池塘,如数点茫茫星辰守候满天月光。求偶之际,它们或在林间梳理洁白的羽毛,或跳起空中芭蕾,或与意中人喁喁私语;育儿之刻,长辈谆谆传家训,孩童谦谦守高堂。它们时而舞动着曼妙的身姿,群起欢歌;时而静若处子,相亲相依,互诉衷肠。
最壮观的是群鹭云集飞向高空的景象。蓝天下,它们与白云牵手共舞,与太阳辉映大地。早晨,它们追逐着朝阳;傍晚,它们在枝头鸣唱。盛夏,它们翱翔于绿野树林,如白色风暴翻卷于大海的碧波之上;暖冬,它们流连棕黄色的芦苇荡,似轻风嬉戏于起伏的麦浪。俨然它们早已把洪泽湖当成了自己多年的故乡。
全球濒危鸟种,震旦鸦雀在芦苇荡安家落户,繁衍后代;白色野天鹅结队在湖面优雅闲游;长嘴鹬在水上跳着优美的舞蹈……不同的鸟类,从不同的方向,携来共同的愿望,在苏北这片清灵空濛的水域共同修筑着蓝色的、绿色的、粉色的梦想。
游玩过洪泽湖湿地,领略过洪泽湖湿地春天的满眼翠绿和万紫千红;感受到洪泽湖湿地夏天的多情热烈和勃勃生机;品尝过洪泽湖湿地秋天的累累硕果和野生鱼虾。然而,要是问我喜欢洪泽湖湿地的哪个季节,我还是喜欢洪泽湖湿地冬天。
洪泽湖湿地在经历过春天的成长、夏秋的躁动、和秋天的成熟之后,到了冬天就显得格外地安静,就像一个母亲在哄睡了顽皮孩子以后,安静地入睡了一样。
虽然,冬季前来游玩的人很少,但是,冬季这里的另一番景致是春天、夏天和秋天都不能比拟的。环看冬季的湿地,更加辽阔、更加空旷,好像是宇宙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赤裸裸地捧在人们面前,没有任何粉饰。远处都是水连着天、天连着水,水天一色。一块块大小不均的水渚,星罗棋布般地漂荡在水面上,偶尔从水渚上还能飞出几个水鸟,扑楞楞直上蓝天,给冬天寂静的湿地增添了欢乐的气息。
每一块水渚上都挤满了芦苇,这时的芦苇虽然没有夏秋季节那么雄壮、强悍,但是,却比夏秋季节时的芦苇更显得刚毅、倔强。它们鲜嫩的绿装已经被夏日的烈日炙烤的泛黄,尖刀一样的芦叶已经被咧咧寒风吹得刀尖朝下,但它们钢筋铁骨一般的身躯依然傲立在寒风中,它们头顶上的芦花就像古代战士头盔上的盔缨一样在猎猎寒风中招展,它们一团团一片片紧紧地站在一起,如同准备冲锋的战士。
这时荷花已经芳华散尽,荷叶就像被烟熏过的一样萎缩、发黑,叶口也不像夏秋时节那么招展着,把飞溅的浪花接纳下来,变成一枚枚晶莹剔透的珍珠,而是,叶口朝下,就像路边老人头上戴着的斗笠。
莲蓬垂着头在风中摇摇摆摆,有的还一头扎在水里。但是,荷茎却像钢筋一样支撑在水面上,虽然有的已经弯曲、折断,可它们还倔强地用枯瘦的身躯抵御寒风,并努力地告诉来往的行人们,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和昌盛,同时也预示着来年必将是繁花似锦。
其实,洪泽湖湿地的冬季,还有一种让人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涌动的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万物在大地下的蛰伏、涌动,那是对春天的孕育和期盼。
有人把冬天比作人生的晚年,我觉得更恰当一点的是应当把冬天比作人生的逆境。每个人都有可能身处逆境、身受磨难,在身处逆境、身受磨难的时候,要像冬季的芦苇、荷莲一样,默默地蛰伏、孕育,反思,要相信万紫千红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醉一眼“无穷碧”的“接天莲叶”,赏一湖微风轻拂过的如水碧波,天灰蒙蒙的竟飘起雨丝,雨丝越来越密,一盏茶的功夫,竟成了雨雾。我们进了凉亭,那水中的小舟竟没有离去,却看不见人影,但笑声还在。原来她们躲在大大的荷叶底下。一阵窃窃私语,一阵哄笑的打闹,欢笑声此起彼伏,荡漾在层层碧波,也荡漾在我们心里。
其实生活中,谁是叶谁是花原本不那么重要。我想,应该用赏莲的心态去看勤劳的人们,用赏一片荷叶的心态去看洪泽湖乃至大自然。洪泽湖也正如这满湖的荷叶,无大海之汹涌波涛,无小溪之涓涓细流,却以博大宽广的胸怀滋养了岸边的土地,滋养了祖祖辈辈生活在岸边的勤劳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