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学钢琴?
家长让孩子学琴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跟风学习。越来越多的家长孩子投入到学钢琴的行列中,看到朋友、邻居、同事的孩子在学琴,也打算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人云亦云估计就是指这种人。想当初,畅儿要上一年级了,正遇一位钢琴专业毕业学生,正大张旗鼓地招收学员,看到畅儿正要上一年级,年龄合适,就游说畅儿跟着试试。我也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心想试试就试试,如果不适合咱就撤,而这一学就是三年,酸甜苦辣呀!
2、培养兴趣。想到自己小时候没条件发展各方面的特长,看看现在自己除了认识两个字儿,一无是处,玩都玩得没品味,偶尔跟朋友一起去K歌也没信心,所以很希望能培养孩子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哪管孩子有没有音乐细胞。估计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占少数吧。
3、考级加分。中考、高考考试加分最好,不能加分,那就让孩子考级,每年都考,今年五级明年六级,小学阶段最好过十级,在朋友亲戚面前挣足面子。因为畅儿没这方面的天赋,也免去了我在这方面显摆之苦,学了三年,前些日子才鼓足勇气发了畅儿的第一个钢琴视频《巴蜀之画》,至今没考级,也不打算考。
4、专业发展。希望孩子在音乐这条路上有所发展,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家长已经有这方面的基础,而孩子也有这方面的天赋,比如郞朗,呵呵,这真是少之又少,这条路不是家长想走就能走的。
我这样坚持到底对不对?
2008年3月,曾经想放弃,博文《畅学钢琴:我这样坚持到底对不对》记录当时状态。
畅儿哭起来:我不学了,不学钢琴了。问她为什么不学,也不理我,只一个劲地哭。
畅爸不发表任何意见,本来对畅学钢琴的事他就不怎么赞同,虽然从不反对。这时候他更不能乱插话了,只装着去午休了。
畅儿练琴时我一个劲地表扬,鼓励鼓励再鼓励!小孩子倒也好哄,练了几遍,把不学的心思又放下了。

整个下午,我一直在思索:钢琴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学下去?回想当初选择学习钢琴的理由有二:因为畅爸畅妈是乐盲,希望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想在此发展,但能有个兴趣爱好,以致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偶尔露一小手,自娱自乐;领畅儿来听过看过,试上过一节课,她自己表示接受,老师说可以培养。
从畅儿上一年级前的那个暑假开始学,到现在也有近两年了,总是有收获的。但我也清醒
地知道: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畅儿喜欢的读书、画画上,也许她更喜欢,效果肯定会更好;而我也可以从繁重的接送、陪练中解脱出来,多么清闲。可就这样放弃吗?以前学的那些算白学了?弹钢琴的诸多好处全不管了?真舍不得呀!
下午的课畅儿学得很认真,仿佛早已忘记了四个小时之前的大哭大闹,学得专心、扎实,效果不错。在老师频频的表扬下露出了笑脸,在那一刻,我又坚定了信念:再坚持下去,至少坚持到暑假。这几个月正好畅儿学校一二年级取消了书面作业,时间没那么紧张了,多练练,看看效果会如何。
对于畅儿的钢琴学习,我这样坚持到底对不对?等她长大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段路,她会感激我的坚持呢,还是要埋怨妈妈的专制?
还要不要继续学?
问畅儿对钢琴的态度,她这样拿最喜欢的画画来作比:如果用大中小来说,画画的兴趣大、效果大,钢琴兴趣中、效果中吧。再问如果只能选择一种,你会选择哪一种,那结论不用听,必定是画画。
现在,畅儿的钢琴老师马上要生孩子了,她说要找她同学来代两三个月课,新老师专业水平怎么样?换个老师孩子能尽快适应?就算三个月后再换回原来的老师,她还能有多少精力与热情用在钢琴教学的这批孩子中?
钢琴,还要不要学下去?是我们主动换老师,还是既换老师也换乐器?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学了?
钢琴,钢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