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月二龙抬头炒糖豆 |
分类: 生活印记 |
http://www.thjy.org/rongmei/UpImage/200703201503314418.jpg
民间传说着二月初一龙睁眼,二月初二龙抬头,二月初三龙出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传说中的“龙”就要能抬头,抖动身子下一场透雨,以滋润土壤。
这一天里,不论有什么食俗,都要与龙扯上关系。元宵,是龙眼睛;面条,是龙须子;褡裢火烧,是龙舌头;饺子,是龙耳朵;薄饼,是龙皮;米饭,是龙子;馒头,是龙蛋。摆上几对鸡爪,愣说是龙爪。芥菜缨炒黄豆嘴儿,芥菜的谐音是“借财”,黄豆嘴儿(不是黄豆芽)代表“金豆”;老腌儿鸡蛋切开流油儿,叫“财源滚滚来”;上一盘豆腐,取个名儿叫“兜福”;特地留下的白菜头,把叶整个剥开洗净,用来把桌上的菜、饭包起来捧着吃,这叫“包财”。不管怎么说,这天我们这些龙子龙孙们吃的食物都是有讲究的。
每年二月二,我们这里各家各户都要吃的一件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就是糖豆了。名叫糖豆,却不仅仅是黄豆,花生、黑豆都可以。我们鲁东南盛产花生,所以习惯用花生。其实,传统习俗到了我这里,学到手的没几样,每年的枣山、面鱼等,都是妈妈做好了,让我拿一份来。我妈妈还是很手巧的,女红做得精美绝伦,面食样样得心应手,只是我心拙手笨,没学好,可想到咱现在也为人母了,有些传统习俗还要靠我们传给孩子呢,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今天,我就大显身手,来一次炒糖豆。
春节期间,各家各户必备年货中就有炒花生,不是花生米,而是带壳花生。等吃到二月二,人们吃腻了但花生还好好的,那好,换一个吃法--炒糖豆。我虽不是炒糖豆的高手,但也不是新手,去年曾经炒过一次,有博文为证,当时没贴照片,只简单记录了炒法,有一网友跟着学了,对没照片感到遗憾。今年我边做边拍,上图了!
1、熟花生去外壳、去内皮。
2、如果能分成两瓣效果会更好。
3、炒锅放糖,把糖熬成糖稀。
注意两点:一是不加食用油,直接放糖;二是准备半碗凉水,一根筷子。熬的过程中可适量加点水,边熬边用铲子搅拌。不时用筷子醮点糖稀滴入碗中,如果糖稀遇水后马上变成小硬硬的小圆点,可表示火候到了。(这时的我已经是手忙脚乱,哪还记得拍照呀)
4、迅速将备好的花生倒入锅中,搅匀。
5、装盘喽!
其实,行家做到这里,还会趁热放在面板上,用刀压平,然后切成片,那样看起来更美观些,像超市里的花生豆一样。我没那本事,所以省了。呵呵,还算成功吧。
下面是第二次炒出来的,火候把握得更好了,感觉更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