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运用非权力影响力做好高中学校管理
(2015-01-29 16:18:28)
标签:
情感华夏教师学校领导教育 |
分类: 精彩推荐 |
试谈运用非权力影响力做好高中学校管理
长期以来,作为“校魂”的学校主要管理者的校长,习惯于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对学校进行全面管理。然而,如果一味地使用权力因素进行强制和约束,势必引起师生们的逆反心理,管理效果难如人意。实践证明,高中学校校长不应该只局限于用权力因素对学校进行管理,还要注重采用非权力因素去影响和渗透师生的心理和行为。这样,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加民主、开放、人文。
一、校长非权力因素影响力及作用
(一)校长的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
校长的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就是校长的行政权力以外的影响力,由校长利用自己的品德、才能、学识、情感等各种积极因素对其下属起到的感召和暗示作用。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因素影响力。
(二)校长非权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
校长不仅仅要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些非权力因素影响周围的人。校长可以通过其较高的治学能力、公关能力、高尚的品格,坦荡的胸怀、果敢的作风、规范的言行、不计得失、真诚待人等方面来提升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赢得师生们的拥戴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校长非权力因素影响力可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治理学校为国育人的长期活动中起到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高中校长非权力影响力的塑造和发挥
(一)做为人师表的楷模
为人师表是校长最为起码的品格。如果校长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是很难让广大师生接受的,其主张也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就算他再有正确的意见,也会出现执行者的被动情绪。所以,校长不仅要给下属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要对下属真正尊重与支持,光靠权力来压人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众所周知,知识分子本身对人品的看重和对权力的淡漠,特别是目前学校还没有全面实行聘用制,校长行政手段的力量也不是很足,所以校长必须有良好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
(二)做宽以待人的典范
许多高中学校的校长是从老师升上来的。由于从老师升至校长以后,工作相对比较多,而且不再教学的校长大有人在,有不少校长虽然也上一些“副课”,那也是偶尔凑凑数的,这对于学校是一大损失。
大学校长往往是学术界的权威,中学校长也应该在业务上的行家。一是为了在广大老师中树立良好的认同感,二是“校长”这种特殊干部本身的需要。所以,校长不光是要兼课,还要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正如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做一名称职的校长,那你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校长首先是一个“内行”的教师,这样才能有一定的权威性,才能让群众信服。校长上课的意义在于通过上课,对其他老师上课起到引导作用。可见,是否精通业务是校长能否抓好教学管理的前提,一个业务能力较强的校长对影响和带动教师搞好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辐射和带头作用。
(四)用情感增加向心力和凝聚力
结语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校长在用好权利因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做为人师表的道德模范,做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以满腔热情的关心师生生活、凝聚师生力量共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笔者相信,随着校长非权力因素影响力的合理发挥和利用,高中校长学校的管理工作将更加得心应手,高中学校将更加充满人文的气息。
——本文刊登于《华夏教师》杂志2014年第12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