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育儿经之说话算数

(2013-03-28 09:15:40)
标签:

育儿

                                                   /赵楠

两个孩子逐渐长大了,在她们的生活历程中延用着许多6岁前就养成的性情和习惯。据称孩子到6岁时可以形成70%的自我意识,这就意味着在孩子6岁前,人生里程的70%的基础已经打造完成,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孩子6岁以前的教育是关系到孩子成年后的几十年的。

湉湉在6岁前特别钟爱自己的大拇指,这个习惯持续了许多年,每当她犯困要睡觉、听课或看东西不用手的时候一定会把大拇指塞到嘴里,很快就进入睡眠了,这个习惯我们一直在纠正,每当发现时都会制止,或者把她的手指拉出来,并且反复地告诫她,吃手指不卫生,会有细菌到肚子里,会肚子疼,要上医院打针吃药等,时间长了,她自己都背得可熟了,但是说归说,她就是不改,也就是说,我们叮嘱她的话当儿歌背了,不应该吃手指和告诫她的话对她来说完全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到上幼儿园的时候,她依旧没有放弃这个习惯,还影响到其它的小朋友都以她为榜样,学习她吃手指。我一度为这个事情很苦恼,绞尽脑汁想办法想改掉她这个毛病,也曾不厌其烦地和她讲道理,让她知道这个习惯的危害,让她理解这个行为会给她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等等,她每次都会虚心接受,但也都会顽固不改,我们曾一度称她为“说话不算数的小孩儿”;这个习惯到上学后才慢慢得到改正,原因是她上的是寄宿制学校,每周会有几天不回家,在学校没有人监督她不要吃手,偶尔有这个时候,也会因为老师的一个眼神而一笑放弃。原来,当我们看到孩子的不好的习惯的时候,帮助她改正也是有方法的,我以前想帮助她改正,但多次叮嘱和强调,完全是强化了这个行为的过程,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认识到“不”这个概念很有难度,我们强调“不能做”的同时,这个行为的本身被孩子吸收了,而“不能”这个概念孩子在成长中不是一开始就理解的,如果当时我们给她示范正确的做法,强调正确的做法,可能这个习惯早就改掉了啊。

其实每个妈妈在养育自己的孩子过程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快乐、开心、激动、苦恼、纠结、尴尬……不管痛还是快乐,这都是我们成长中一段不可以改变的经历,愿意拿出来分享也是一种对乐趣的温习。

 

 

专家点评:

1、 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帮助孩子成长,不要代替孩子去做。

2、 当发现孩子的不好的习惯的时候,应该树立和强调正确的习惯,而不是强调错误的,这样会强化行为本身,让孩子更多的仿效。

3、 6岁前,小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正常的,如果她这个行为本身是错误的,那我们做家长的要给她做一个正确的榜样,而且要陪伴她把这个好的习惯养成,而不是一味去强调那个不对,也不要用其它的孩子做比较,更不要威胁吓唬孩子,让孩子心里没有了安全感,这样反而更糟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